财经猎豹丨陆正耀入局万亿预制菜江湖谁能称王?
现代快报讯(记者谷伟)A股预制菜板块的龙头国联水产1月26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亏损500万元到1000万元,这将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亏损。与此同时,公司进一步加码预制菜,与“叮叮懒人菜”达成战略合作。随着预制菜成为风口,越来越多的玩家争相入局,陆正耀推出了舌尖工坊,中石化易捷也推出了“丰餐路舒”。目前市场上,已形成专业预制菜企业、农牧水产企业、餐饮企业和零售企业等多个派别,谁能在预制菜江湖取得成功?
从今年1月12日开始,连续3个“20CM”涨停,让国联水产成为A股预制菜概念的龙头股。不过,从1月21日至今,短短5个交易日内,国联水产跌幅又高达33%。
伴随一轮“过山车”式的走势,国联水产1月26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亏损500万元到1000万元,扣非后亏损2600万元到3100万元。公司表示,2021年度养殖业务亏损约5000万元,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此前,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不过相比2020年2.69亿元的亏损额,其2021年亏损已明显收窄。
在原先主营业务水产养殖持续拖累业绩的背景下,公司又用另一则公告,表达了转型预制菜的决心。公告显示,公司1月26日与北京小饭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共同携手,在水产预制菜品开发与市场推广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探索水产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
资料显示,北京小饭柜正是预制菜品牌“叮叮懒人菜”的运营方。此前,其母品牌“叮叮鲜食”从2017年到2020年已经获得四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头头是道基金、普洛斯资本、君川资本等。
在此之前,国联水产已先后与团餐品牌河北千喜鹤、上海日冷食品以及盒马达成战略合作,内容均涉及预制菜品的开发和销售。
1月3日晚间,国联水产还公告,拟定增募资10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子公司广东国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厨房项目。公司还表示,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海洋食品企业,产品结构逐步向以预制菜品为主的餐饮食材和海洋食品转型。
而公司董事长李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国预制菜市场长期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这番表态后来也为公司招来深交所关注函。
去年以来,A股预制菜概念股就反复活跃,尤其是2022年开市以来,预制菜概念和新冠检测、中药概念一起,成为开年最火爆的三大板块。包括金陵饭店、金龙鱼、龙大美食、双塔食品、安井食品等众多上市公司都曾因沾上预制菜概念被炒作。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不少投资者不厌其烦地询问相关公司“有没有预制菜业务”。
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关于“3万亿”的市场规模预测,来自于多份券商研报。其中一份国海证券的研报表示,“目前上游预制菜企业大概有2万家,平均年销售额在1500万左右,也就是当前预制菜的市场存量约在3000亿元,占食材总体的比重不到10%。如果按照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在未来6-7年,中国预制菜市场可以成长为万亿元规模的市场。如果参考与中国饮食结构类似的日本市场,预制菜的占比达到60%以上,则我国预制菜市场成熟时期,规模约可达3万亿元以上规模(不考虑整体食材行业的增长,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假设),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3万亿的规模仍只是理论假设,但这一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是不争的事实。瑞幸咖啡的创始人陆正耀就是其中之一。近日,陆正耀离开瑞幸后“再创业”的舌尖科技对外宣布,近期在线家“舌尖工坊”直营店,计划从2月底起以加盟模式高速扩张,已签约3000多家加盟商。
“舌尖工坊”售卖的主要为预制食材(半成品菜)以及速烹菜,门店需求面积为8㎡及以上,投资金额3万元起。而舌尖科技的主要团队,大多是陆正耀瑞幸和神州系的老部下。
离开瑞幸后,面条曾被认为是陆正耀的下一个创业方向。舌尖科技推出的“趣小面”在2021年一度迅速扩张,但后来又更名“趣巴渝”,势头逐渐放缓。如今来看,更加“零售化”的预制菜,似乎与陆正耀钟爱的瑞幸互联网式打法更为契合。
除了陆正耀,已成为国内最大便利店的中石化易捷,也在近期公布了代号为“丰餐路舒”的招商计划,对象包括餐饮预制菜加工企业等。
而就在不久前,预制菜服务商“珍味小梅园”获得数千万元B+轮融资,领投机构为百度。这已是“珍味小梅园”2020年以来收获的第5轮融资。1月10日,另一预制菜品牌“银食”也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仅2020年以来,预制菜赛道就发生了20多起融资。
疫情以来,方便快手的预制菜逐渐走进普通消费者视野。沙利文大中华区消费品组咨询总监Shayla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预制菜作为“在家吃饭”兼顾便捷、性价比与食品安全卫生的最优解,将在未来餐饮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地位。“不必担心外卖餐厅卫生条件,操作更省时省力,更符合当下打工人与双职工家庭需求,即便未来疫情因素消散,预计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消费习惯仍将持续。”
某知名机构餐饮食品行业负责人则认为,近年餐饮零售化趋势明显,以预制菜、冻品、调理品为代表的标准化/半成品食材实现快速发展。这也正式如拉面、炸串、卤味等小业态连锁餐饮受到资本青睐的重要原因,“单店面积小,产品可以外带,开店成本低,如果做加盟,可以迅速开出很多店。”
除了陆正耀的“舌尖工坊”,另一典型案例是社区餐饮新零售品牌“锅圈食汇”。这家以火锅食材起家的企业,去年因为得到茅台基金的投资而备受关注。有消息称,公司已经组建了300人的研发团队,大举进军预制菜。官网显示,锅圈食汇门店数已经超过8000家,目前来看,进军预制菜似乎是其冲刺万店目标的重要策略。
在国海证券看来,将当下入局预制菜的势力大致可分为“五大派”:专业预制菜企业、农牧水产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餐饮企业和零售企业。事实上,这些派别企业往往“合纵连横”,通过相互合作来抢占市场。除了国联水产联手“叮叮懒人菜”,麦德龙推出的胡椒猪肚鸡是与火锅企业“捞王”合作,锅圈食汇的年夜饭产品则与河南卫视《唐宫夜宴》联名。从“舌尖工坊”和中石化易捷的情况来看,也是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生产预制菜。
国海证券认为,预制菜行业刚刚起步,竞争格局极其分散,不同类型的参与者都有机会。而在Shayla看来,目前对于预制菜行业来说,产品品质安全与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是核心竞争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相关供应链企业和新零售企业在品牌/食材选购、安全生产以及物流层面有天然的优势。未来能够结合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并且全流程使用数字化运营的企业,将凭借更高效的管理以及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取得成功。”
而对于现阶段预制菜行业品类少、口味口感不佳等难题,Shayla认为,未来随着产品口味还原技术和异地产品复制水平的提高、先进的仓储物流体系与冷链运输技术的发展,目前掣肘预制菜企业扩张的问题有望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