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上千万元汶川这个村在深山建起传统烟熏腊肉加工厂

1年前预制菜交易

  在汶川县的农村,腊肉是家庭生活必备食品,在漩口镇群益村的大山深处,村民利用传统烟熏技术将腊肉进行深加工,年产值达到上千万元。

  漩口镇群益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52户,419人,均散居在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山林间。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随着脱贫攻坚各项扶贫惠民政策的实施,群益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村里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赵公山旅游景区,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如火如荼地发展。

  村民曾安成是村里最早开办农家乐的村民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来,家里传统制作的腊肉、香肠、土鸡等成为游客争相采购的“年货”。从农副产品销售中“嗅”到商机的他,如今在村里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汶川腊肉”加工厂,并成立赵公福地农副产品责任有限公司,带动村里生猪养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不断发展。

  相比其他工厂的腊肉制作,曾安成依然保留着村里最传统的腊肉烟熏技术。经过消毒,记者走进曾安成的腊肉加工厂,腊肉的香味迎面扑来。在腊肉烟熏房,琳琅满目的腊肉、香肠挂满房间,屋里燃烧着熊熊篝火。曾安成说:“腊肉要熏上半个月,才可以进行加工出售。”

  烟熏的腊肉经过清洗等程序就来到了腊肉成品加工房。在这里每天有十几名工人对腊肉进行切割、称重和包装。为了保障腊肉的品质,曾安成还自己建立了生猪养殖场,放养了300多头跑山猪,平时村民家中养殖的生猪他也会不定期收购。

  自2017年腊肉加工厂建立以来,广东、内蒙、北京等地的订单络绎不绝。同时他家的腊肉还供应川内的7家超市。“去年,我们厂产量达到200余吨,产值1000多万元,纯利润有200来万元。”曾安成说,随着腊肉加工生意越来越好,加工厂每年都会举行“年猪节”,不少“回头客”都会定期前来购买。

  “腊肉加工厂建成以后,我们就一直在这里打工,每天工作时间七八个小时,中午还管午饭,在这里每个月有3000多收入。”村民付贵蓉说,在村子里面打工,既照顾了家庭,也能有一份稳定收入,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据了解,腊肉加工厂带动当了地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如今,村里每年举办财神祈福、篝火晚会、年猪巡游、刨汤猪盛宴、农副产品展销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年猪节”活动,深受各地游客喜爱。

相关文章

湖南腊味给全国添“年味”记者探访腊味加工厂

  湖南人的年味中,少不了一道腊味。腊肉、腊鱼、腊肠,历来是每家每户春节餐桌必不可少的美食。近年来随着工艺改良、电商助力,湖南腊味制作从小作坊到大厂房,香“飘”全国各地。12日,记者走进一...

【黔经无限好】剑河:山间的腊肉工厂——满载乡愁的“破风舟”

  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路边的积雪随着海拔的攀升一路增加,车辆经过村庄绕过树林,从水泥公路岔过黄土路,行至山顶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岑松镇巫亮村腊肉工厂。   在剑河...

腊味进入产销旺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本报讯(记者 田丹 文/图)伴随着年味越来越浓,位于黔江区黎水镇的腊肉制品加工厂迎来了春节前的产销旺季,工人们抓紧时间加工制作腊肉、腊肠等舌尖上的特色“年货”,以供应节日市场。...

镇安县:腊肉加工成为致富新产业

  陕西省镇安腊肉是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的一道特色美食。近年来,镇安县打响镇安腊肉品牌,积极推动腊肉产业发展,将舌尖上的美味转化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日前,笔者...

秦巴深处腊味飘香

  12月24日,陕西一家食品科技发展公司的工作人员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小洋镇绿色产业园食品加工厂熏制车间检查腊肉。   镇巴腊肉是秦巴山区代表性“土特产”,2010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