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经无限好】剑河:山间的腊肉工厂——满载乡愁的“破风舟”

1年前预制菜交易

  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路边的积雪随着海拔的攀升一路增加,车辆经过村庄绕过树林,从水泥公路岔过黄土路,行至山顶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岑松镇巫亮村腊肉工厂。

  在剑河县,腊肉也叫“烟肉”,顾名思义,就是将新鲜的肉类经过腌制、风干处理后,柴火烟熏数日,去除其内部多余的水分便能产生独特的风味,并可长期保存。

  巫亮村腊肉工厂内,一间间腊肉烤房挂满了熏制中的腊肉、腊肠,烤房的仪表准确地显示着内部的高温,闷熏过程中腊肉不断有油脂渗出,也使得表面光泽油亮,惹人垂涎。

  “一般熏制时间在1个月左右,都是用农村最传统的柴火熏制工艺。就这样一间烤房,一批最多就能熏3000到4000斤的肉。”说话的人名叫杨天才,是这家腊肉工厂创办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巫亮村的致富带头人,每天都忙碌在腊肉制作、包装、送货环节中。“现在工厂刚刚搞起来,后面还要慢慢招人。”

  巫亮村腊肉工厂建设于2023年中,于2023年11月正式投入生产。该工厂共设置有烤房14个,若全部投入生产,腊肉年产出可达20余万斤。

  “目前投入使用的只有4个烤房,后续订单增加再慢慢启用,但第一批6000多斤的腊肉现在都已经销得差不多了。”杨天才表示,能够如此顺利地完成第一批腊肉的销售都得益于时代发展造就全新渠道——电商直播。

  近年来,电商直播带货的兴起赋予了乡村农产品走出大山的机遇,不再受到地域、门店、人群的限制。而农村烟熏腊肉风味浓郁,其易保存的特点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在直播带货的加持下,自然成为农产品出山的极佳选择。

  通过与当地的网红主播进行合作,主播负责直播带货,杨天才自己负责售后服务,并在抖音、快手、淘宝、朋友圈等线上平台销售,很快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下单购买,订单源源不断。

  “最近最大的一单是广东广州那边的,一单就一万多块钱。”杨天才表示,一开始有空自己也会开直播带货,工厂内还专门建设有3个专用直播间,但如今订单多起来后都基本没有时间。

  2004年,杨天才参军入伍,这一待就是16年。16年的军旅既怀揣着对守卫国家边疆的使命担当也有着对家乡的长久思念。

  “那时候还是存在一些疑虑的,这东西到底靠不靠谱也不知道。”杨天才说,虽然带着疑虑,但他还是全身心地支持妻子。

  2020年12月,杨天才退伍后便帮助妻子打理直播事务,并在过程中渐渐了解和学习到电商直播的相关知识。

  他说:“那时候主要是在天柱那边搞直播,效果也还不错,但其实也更想回老家来发展,帮助老家这边也吃上这种直播红利。”

  巫亮村作为剑河县“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多年来积累了众多产业,其杨梅产业更是有着长达20余年的发展历史,总体规模达1000余亩。但因缺乏稳定的销路和平台,迟迟无法为村民们带来较为显著的效益。

  在了解到村中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后,杨天才义无反顾地将自己这几年学到的知识与多年来的积蓄投入到巫亮村,在村中的杨梅林中建设起如今的腊肉工厂,以工厂为中心辐射带动起村中的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增收。

  “做腊肉的时候最多的时候可以用到12个人,平均每天的工资都能有200块钱。”杨天才表示,除了带动村民就近劳作外,自己实际上是在为村民们搭建直播带货这一平台,以后可以帮助村民销售自家的杨梅、板栗、鸡、鸭、鹅等等这些农产品,让村民们在家也能把农产品销到远方。

  来到工厂时经过的黄土路是杨天才为了建设工厂而专门挖的,让黄土路得到硬化,把最后这段道路打通才能让工厂真正意义上完成建设。如今,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项目得到了落实,该段道路也预计将在今年得到硬化,打通腊肉工厂销往全国的“最后一公里”。

  他表示,接下来将招募工厂常驻主播,在持续为工厂提供订单的同时,开拓更宽泛的农产品市场,并逐渐形成属于巫亮村自己的特色品牌。

  同时,与更多的当地网红主播达成合作,带动周边包括巫亮村在内的更多村寨农特产品实现季节性销售,让剑河的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让村民们都能享受到电商直播带来的时代红利。

相关文章

湖南腊味给全国添“年味”记者探访腊味加工厂

  湖南人的年味中,少不了一道腊味。腊肉、腊鱼、腊肠,历来是每家每户春节餐桌必不可少的美食。近年来随着工艺改良、电商助力,湖南腊味制作从小作坊到大厂房,香“飘”全国各地。12日,记者走进一...

腊味进入产销旺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本报讯(记者 田丹 文/图)伴随着年味越来越浓,位于黔江区黎水镇的腊肉制品加工厂迎来了春节前的产销旺季,工人们抓紧时间加工制作腊肉、腊肠等舌尖上的特色“年货”,以供应节日市场。...

镇安县:腊肉加工成为致富新产业

  陕西省镇安腊肉是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的一道特色美食。近年来,镇安县打响镇安腊肉品牌,积极推动腊肉产业发展,将舌尖上的美味转化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日前,笔者...

年产值上千万元汶川这个村在深山建起传统烟熏腊肉加工厂

  在汶川县的农村,腊肉是家庭生活必备食品,在漩口镇群益村的大山深处,村民利用传统烟熏技术将腊肉进行深加工,年产值达到上千万元。   漩口镇群益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辖5个...

秦巴深处腊味飘香

  12月24日,陕西一家食品科技发展公司的工作人员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小洋镇绿色产业园食品加工厂熏制车间检查腊肉。   镇巴腊肉是秦巴山区代表性“土特产”,2010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