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预制菜反而越做越大了?
一提起预制菜,相信有很多朋友都非常了解。前一阵子,一众家长朋友还自发号召起抵制预制菜进校园活动。不难看出,预制菜在许多人眼中无疑是一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样子。
甚至于可以用人人嫌弃来形容。只不过预制菜终究还是顺利进军了广大餐饮市场。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是便宜、方便和好赚钱这三大方面。可是预制菜的胜利却非常讽刺显眼。
因为消费者花钱的目的就是想要厨师能够利用喜欢的、新鲜的食材来烧出特有的风味佳肴。可是生产者却可以堂而皇之地用预制菜取代新鲜菜,并且仍然可以用新鲜菜的名头来赚钱。
这无疑让一众消费者感到不满。因为预制菜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来保鲜;其次是预制菜的新鲜程度和口感本就不如新鲜菜,还要去卖出新鲜菜的价格无疑是在坑人;
最后是预制菜对于人体的危害虽然尚未可知,可是大量食用食品添加剂无疑会危害人体健康。尽管如此,预制菜的生意却好像越做越大了。即使仍然有许多人还在公然或背地抵制预制菜。
可是预制菜越做越大的事实现状也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思,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答案是有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经济下行态势;二是餐饮利润骤降;三是通过国标检测。
当前的经济下行态势可谓是非常明显了,因为企业都在忙着瘦身;平民大众都在忙着削减开支。这样一来,整个市场上的流通货币量就会愈发减少。失去了货币的再循环,经济会更差。
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因在于,当一项技术发展到成熟期之后,其迅猛的态势就会逐渐趋缓。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我国在房地产政策的刺激之下,已然走过经济大发展时期。
可是房地产政策并不会永远地、一劳永逸地起作用。终究会有一天无法再刺激经济增长。这就是事物在步入到成熟期后会出现的必然结果。其次是在经历了疫情这一突发事件之后。
人们的消费信心也大不如前,反而是要比以往更加保守稳健。这样一来,人们不敢去消费的现状就会使得一些餐饮商家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故而他们只能选择要么倒闭;要么就降成本。
不仅降人力成本而且要降原材料成本,不然的话就无法维持竞争。再者,一些大企业为了存活也在干这档子事。这就使得一些人们在遭遇失业后可能会加入餐饮,从而更加剧餐饮内卷。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餐饮行业的高利润而眼红不易。可是餐饮行业越来越不好做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如说,实体店餐饮的人流量相较于之前来说,无疑有着很大的下滑趋势。
这其中的影响因素虽然要考虑到疫情,但又不能将其完全归咎于疫情之上。一方面是原材料的成本价格才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则是实体店要面临房租水电和人工成本的三大必要支出。
这就使得餐饮行业的盈利空间要大幅下滑。更何况,人们现在不敢消费、节衣缩食的状态也会使得餐饮行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流量而不惜狂打价格战。可是价格战只能算是一个昏招。
因为它的作用是以变相的超低价格来使得人们“被迫”选择自身的商品。可是这样疯狂角力、挤死同行的手段只能在一个时间段内吸引来大批薅羊毛的人,并不能建立起忠实客户。
等到同行死掉、商家回归到正常价格之上后,反而可能还会人气更加不如的情况。这是因为过度的竞争与内卷会使得整体这一行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很可惜,现实中非常常见这种招数。
在人们抵制预制菜的原因里,会危害健康这一说法无疑拥有大量的支持率。虽然预制菜行业一直在说这些添加剂对人体无害,可是红口白牙里说出来的话不一定是真话。
一般的普罗大众还是会更加相信国家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测报告。换句话说,如果预制菜有合格的国家检验标志,那么抵制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弱。毕竟这是有着官方认证的合格食品。
而且在得到了官方认证之后,即使吃出毛病了也可以得到合法赔偿。这样一来,人们对于预制菜的忧虑便会全盘打消。虽然可能还会有很多朋友仍然十分抵制预制菜,可是也不足为虑。
毕竟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一小部分人不吃预制菜并不代表着很多人也是不吃的状态。在预制菜行业愈发壮大的必然趋势之下,一些人肯定会成为预制菜的受众。这无疑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说,一些低收入群体为了节约开支、节衣缩食可能就会加入到选购预制菜的大潮中来。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人口大约有9.64亿。
这就意味着这些人很有可能会成为预制菜的受众群体。综上所述,虽然有很多人都嫌弃预制菜,可是预制菜越做越大却已经越来越成为必然趋势。只能说将来吃不吃预制菜还得看自己。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