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成了预制菜还能放心吃吗?
春节将近,年夜饭必不可少。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大电商平台和超市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预制菜产品,一些餐馆还推出了家宴礼盒等预制菜产品......与此同时,预制菜的品质和健康问题也让部分消费者有所担忧。
春节将近,中新健康走访北京市区各大超市发现货架上摆满了丰富的预制菜品,比如酸菜鱼、红烧肉、梅菜扣肉、麻辣小龙虾等,且品牌繁多,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关注。一位销售人员透露。“近期陆续上架了一批预制菜品作为年夜饭供消费者选择,销售情况正在逐渐攀升”。
预制菜一般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与现做菜相比,预制菜需提前进行加工处理,但本质仍为“菜肴”,区别于普通加工食品,保质期较短,食材新鲜。
1月29日,中新网在微博发起“你接受年夜饭吃预制菜吗”线%的网友表示不能接受。有网友留言表示,“时间是省了,可是味道没有自己做的好吃,而且没有年味!”不过,也有网友称,“接不接受,酒店里应该大部份都是提前准备好的预制菜的了,不然怎么可能忙得过来”。
一方面是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为了让预制菜保鲜,加工厂会放一些食品添加剂;另一方面是考虑到预制菜的原料已经被加热处理过一次,买到手之后还要进行二次加热,口感可能不如刚出锅的菜肴。
国预制菜行业的销售渠道85%以上面向商户端,集中于小吃快餐店、连锁餐饮店、主打外卖的餐饮店、团餐等场景。
究其占据餐饮市场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成本低,二是出菜快,三是口味统一。一份关于中国连锁餐饮行业的报告提到,预制菜能降低的人力成本达到45%。同时,更小的厨房面积带来了更多的接待面积和接待人手,制作时间缩短也意味着更高的翻桌率。各大型餐馆、连锁店需要口味的一致性,经过流水线和仪器加工过的菜品,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菜品的口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