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下的预制菜如何才能均衡营养?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材为主要原料,配以或不配以辅料和调味品,经过洗、切、搭配等加工,或经过炒、炸、烤、煮、蒸等技法烹调后制成的半成品或成品产品。
但预制菜的食材有限,营养可能不均衡,且脂肪含量高,含钠高,常吃不利于健康。同时,维生素损失、油盐糖添加、再次烹调后口味的改变等问题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预制菜的生产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正规渠道购入的预制菜采用的食材需经过标准化生产,每道菜都经过上千次测试, 再进行工业化研发,并采用真空保鲜技术、冷链技术安全锁鲜, 这就保证了全产业链的安全卫生,不会存在违规添加问题。
预制菜保质期长短与其包装方式、运输方式关系更大。很多预制菜都是真空包装、全程冷链运输,如速冻饺子、速冻馒头等风口下的预制菜如。
如果含有防腐剂,配料表里必须标明。在选购时可以关注配料表里是否含有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防腐剂,根据自身需求购买。
目前,对于预制菜的监管和标准制定还在逐渐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如果在外出就餐或者点外卖时想尽量避免吃到预制菜,可以看看下面这几个小方法,也许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般而言,现炒的菜可以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调整辣度、不放葱姜蒜、更改配菜等。
现炒的菜肴一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烹饪,而如果一家餐馆能在短时间内上齐大量菜品,很有可能使用的是预制菜。但也要根据餐馆的繁忙程度来判断,时间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因素。
一般来说,现炒的食材颜色更加鲜艳,肉的纹理也更清晰,而且炒制之后会产生一些汤汁,口感比较好。
即便常吃预制菜可能对健康不利,但对于时间紧张的上班族来说,预制菜确实是工作之时填饱肚子的刚需,难以割舍。更何况,即便是点个外卖都逃脱不了预制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兼顾“吃饱”和“营养”呢?
对于平时经常点外卖的小伙伴,建议自行带些方便的蔬菜,比如生菜、黄瓜、圣女果、西红柿、紫甘蓝、胡萝卜,这些都可以清洗干净后直接生吃。还可以带烤红薯、煮玉米、燕麦片做一部分主食,增加粗粮摄入何才能均衡营养?。
如果是自己买带包装的预热菜,一定要看好营养成分表上的脂肪和钠含量,选择二者相对低一点的。每餐将脂肪控制在10克以内,钠控制在800毫克以内。钠含量≥800毫克/100克就属于高盐食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