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吐槽缺乏“情感”的预制菜正在占领年夜饭餐桌
“预制菜成年轻人年夜饭新宠”、“预制菜年夜饭销售火爆”、“预制菜成为杭州人年夜饭新宠”……相关话题在微博上阅读突破上千万,引发热议。
一边吐槽,一边却下单预制菜大礼盒,不管在家还是去饭店,对现代城市人而言,年夜饭似乎比往常更难避免预制菜。
今年1月,“预制菜”达到近半年的峰值,卖出1.5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将被端上年夜饭的餐桌。
按销量来排,“凉拌、凉菜”型预制菜卖得最好。网友Zanilia表示,平时吃饭可能不一定会有,但新年餐桌上没凉菜说不过去,而凉菜基本都是买现成的,像凉拌海蜇、酸辣鸡爪、卤牛肉,基本不会自己做(也做不来)。
此外,中国人很重视年夜饭,不是小炒几个菜就行,通常需要一大桌子菜,还须有鸡鸭鱼肉等“硬菜”,如果一道道去菜场买再做,没个四五天是完成不了的。而春节热销的礼盒类预制菜,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网友“点灯者”表示,大酒店做的预制菜,一套全搭配好了,口味和品质都有保证,在家就能吃到现成的,为什么不买呢?
我们抓取了微博线成是年轻人”、“年夜饭你会选预制菜吗”、“年夜饭吃预制菜你能接受吗”等话题下的数百条讨论,网友反对预制菜原因主要有两个:
不少网友表示,年夜饭如果不是“家里一起做的”,就会缺少过年的氛围和形式感,缺少“情感交流”。
在大众眼里,预制菜版年夜饭就像是“过年的速冻饺子”,不仅牺牲了食材的新鲜和美味,也少了一家人“一起包饺子”的温馨。
网友认为,自己购买的食材,至少新鲜度是可以保证的,因此宁愿花更多的钱,也不会买预制菜。网友@青梅子泡酒 提到:“买个新鲜小龙虾也才299,买个预制龙虾也要198,还不一定新鲜不一定好吃,何必呢?”
这部分群体日常生活节奏快,没有充足的时间做一大桌子菜,因此,“免洗、免切、免调料”的预制菜便是首选。
在抓取的评论中,所有支持预制菜的网友,几乎都提到了“方便”、“省时”、“价格优惠”等关键词。
网友“麦麦甜蜜蜜”就表示:“不需要自己动手的年夜饭,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年轻人,这样我们有更多时间做其他事。”
网友“厂长”表示,买了预制菜,不用一小时就能凑齐一桌涵盖几大菜系、创新菜的年夜饭,既省下时间,还丰富了菜色。
网友“年年”表示,上饭店吃年夜饭当然希望每个菜都是现做的,如果是预制菜,那为什么不回家吃呢?
上海出台了全国首个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明确上海市范围内8大类23小类食品纳入预制菜范围;杭州也发布了杭帮菜研发和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5605.6亿,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924.9亿元,2021-2025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3.2%。
不管喜不喜欢,作为高度工业化的结果,预制菜在我们食物中的占比将越来越大,而春节餐桌,只是一个缩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