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近50亿一年闭店200家“预制菜一哥”被狠狠上了一课
2021年味知香上市,股价一月之间从28元飙涨到139.8元,市值连翻数倍,突破120亿元,被业界誉为“预制菜第一股”。
味知香在过去一年之内股价跌破发行价,市值蒸发50亿,闭店200多家求生,被消费者狠狠地上了一课。
某一天在餐馆吃饭,夏靖听到有人抱怨:“下班之后还要买菜洗菜,吃完饭根本没时间做其他事,要是有现成的菜一烧就能吃该多好。”
当时还没有预制菜的具体概念,只是将这种“即烧即食”的模式定义为“快餐模式”。商户也只能提供简单的速食食材。
夏靖把想法和妻子说过之后,妻子便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全力支持。夏靖也展现出了他高于常人的战略眼光。
于是,夏靖夫妻果断抛弃速冻食品零售,转而以切菜、配菜为主。他们将菜品按需切好冷藏储存,向一些企业食堂、学校、医院推销自己的产品。
这不仅省去了他们切菜的时间和工作量,配菜师傅的成本也省了下来。后续很多医院、学校、企业负责人都来寻求合作。
就这样,夏靖的“预制菜”生意越来越火爆,年营业额最高时达到了8位数。庞大的经济体量,彻底激发了夏靖夫妇的创业激情,开始谋划自己建厂做预制菜的想法。
正式进入预制菜市场后,味知香的经营模式和制菜流程都还比较简单,根据客户的订单,将采购好的食材切好,按照菜品需要的种类分类包装。
除此之外,味知香还会制作一些保存时间比较长的腌制食材,定量包装销售,以上步骤都可以在味知香的自有工厂完成。
在苏州,有这“好得睐”、“千味央厨”等数十家早已成熟的预制菜企业。好得睐更是早在1999年便布局市场,实现了销售额破亿元。
为了能实现“配制菜”到“预制菜”上的实质跨越,夏靖刚开始只是一味的往生产线上砸钱,始终认为有产量才能有销量。
没有知名度,客户不敢尝试新品牌,导致巨额投资生产的预制菜无人问津。那段时间看着每天不过千元的销售额,夏靖夫妻陷入了无尽折磨。
夏靖也算是从重重围困的资本市场里,撕开了一道口子。这次战略调整算是成功的,味知香迅速在上海站住了脚。
为了能更快地扩大市场版图,味知香一改2012年前的以经销方式向B端企业销售半成品的模式,又开放了加盟模式,拓展了加盟店、经销店、批发店等综合性的线下销售渠道。
同时旗下又增加了针对B端的“馔玉”,“馔玉”品牌主要负责冷冻食品批发板块,面向酒店、餐厅、食堂等。
“加盟费一分钱不要,只需要5000元保证金(可退还),7600元设备费,1万开业活动费,共计2万余元。”
2021年4月27日,味知香在上交所敲钟上市,真正意义上成为了“预制菜第一股”,公司正式确立主营产品为即烹食品。
味知香当日发行价28.53元,之后连拉13个涨停板,一路突破到139.8元,市值破120亿元。
他决定以食材口感为切入口,重金联合江南大学食品专业的专家研发新品类;与其他高校合作培养后备科技人才。
在食材选择、消毒质检、锁鲜等方面,都是采取国内最先进的水平,卷的行业内其他企业根本没有喘息的空间。
为了打消顾客购买预制菜的顾虑,夏靖还设置了“买菜险”,只要是因为预制菜出现的问题,都可以进行合理赔付。
可就在一切向好之时,突然爆出的预制菜行业黑料,彻底打破了预制菜的红利期,味知香也在风雨之中摇曳。
2023年9月1日,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多名学生家长爆料,学校和当地中央厨房达成送餐协议,但学生不但经常吃不上饭,而且有的孩子经常拉肚子。
9月8日,又有学生家长爆料,称学校学校预制菜的冻肉等食品随意堆放在地上,牛柳也都过期了,环境十分恶劣,食品安全根本无法保障。
对此,有的家长甚至辞职为孩子送饭,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预制菜该不该进校园”也成了网友的一个热议话题。
原本“预制菜该不该进校园”就是一个敏感话题,但一次直播中,辛巴更是直言孩子最应该吃预制菜,导致预制菜风评被害,遭到大批网友抵制。
除此之外,味知香在“2013年巴西疯牛病爆发时,还进口了25吨巴西牛肉”的事被曝光,也让他多年积攒的声誉受到影响。
还有一点,想必明白人都知道,从2018年的不足3成,到2022年占比超过5成,味知香加盟店对味知香营收的影响举足轻重。
再看看味知香研发人员只有8人,而其中6人还是高中以下学历,研发费用341万,能真正用在食材上的也只不到10%,而产品自始至终只有300余种。
因为品类少,门店范围又广,很难满足不同地区客户的口味,导致一些地区的门店生意惨淡,被迫关闭。
曾经的“预制菜第一股”也跌落神坛,股价更是一路狂跌到25元,跌破发行价,市值预计蒸发超50亿。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4100亿元,预计2026年有可能达到万亿元规模。
如今随着预制菜登上年夜饭餐桌,预制菜后续发展还是很乐观的。但想要和现制菜硬碰硬,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每日经济新闻《财报里的真相丨营收增速跌至个位数,盘中触及跌停,味知香的预制菜生意“不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