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预制菜是蓝海那你知道预制菜有哪些发展痛点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预制菜具备工业化的特性,具有标准化、低损耗及高流转等特点,有利于餐饮连锁、团餐等产业更好地节约人工成本、降低后厨损耗、提升出餐效率,进而达到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的目的。所以,预制菜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是餐饮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我国预制菜目前属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国家标准的缺失,也没有形成行业统一标准,不规范不统一,所以成为影响我国预制菜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
1. 食品安全问题:预制菜作为加工食品,其原料的品质、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健康。然而,由于预制菜行业的复杂性,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存在多个环节,导致食品安全的监管难度增加。
2. 产品同质化严重:由于预制菜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大量企业涌入,导致市场上同质化产品严重。这不仅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限制了预制菜行业的创新发展。
3. 价格竞争激烈:由于预制菜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数量众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企业之间往往采取价格战等手段,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下降。
4. 冷链物流成本高:为了保证预制菜的品质和口感,需要采用冷链物流配送。然而,冷链物流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对企业来说是一大负担。尤其是在销售淡季,企业的库存压力和物流成本压力更加突出。
5. 消费者认知度不足:尽管预制菜在B端市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C端市场的认知度仍然较低。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和信任度有限,需要企业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预制菜企业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工作。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3394提案《关于进一步促进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提案》的答复。
答复称,市场监管总局将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力保障预制菜质量安全。一是进一步加强预制菜生产经营监管,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和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管理责任,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深度嵌入企业日常管理之中。二是继续支持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开展预制菜标准研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推进预制菜质量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