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旺农业董事长万俊华:预制菜全产业链“数字变革”是必然趋势|智造预制菜

1年前预制菜交易

  “预制菜就是20年前的服装产业。虽然目前预制菜在中国的市场渗透率仅达到5%,但产业规模已达3500亿元。未来2-3年间,中国预制菜产业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15%,产值达到上万亿元。”近日,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粤旺农业集团(以下简称“粤旺”)董事长万俊华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以全产业链视角审视风口上的预制菜。

  在消费观念改变、市场需求提升,再叠加政策支持等利好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预制菜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而随着预制菜业态发展,餐饮市场的竞争也从产品、消费场景竞争,逐步拓展到供应链及数字化管理能力的竞争。

  作为一家集生产种养殖基地、农旅综合开发、供应链服务、智慧农业、新零售业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粤旺的数字化探索瞄准了产业物联网模式。2018年,粤旺与腾讯合作成立粤腾云智慧农业平台,探索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到市场终端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粤腾云平台建设投入超过3000万元,目前能够推动整体效能提高至少100%。”万俊华直言,依托产业互联网平台,近年粤旺在无人农场、智能加工、智能零售等环节已作出诸多探索,“产业互联网是提升管理效能的一个工具,投资回报率较难测算,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8年腾讯正好要做产业互联网平台,我们公司业务又是以农业产业链为主,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万俊华表示,在互联网行业与实体经济双双谋求转型的契机下,粤旺与腾讯很快达成合作,共建粤腾云智慧农业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就想解决几个问题。”万俊华说,“一是建立产品追溯系统,清晰展示产品来源、生产状态、农资使用情况等;二是建立产品物流体系,快捷查找货物在分拣、冷链、打包、物流等环节轨迹;三是建立产品反馈渠道,交易后能够追溯消费者的实际反馈,从而形成从B端到C端的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闭环,实现全交易过程数据化管理。”

  万俊华表示,通过整合农业基地资源(F端)、流通渠道资源(B端)和智慧社区客户资源(C端),粤腾云成功构建“F2B”和“F2C”现代智慧农业生态模式,“推动全产业链管理效能至少提高了100%以上。”

  其中,聚焦“老本行”农业生产种养殖,万俊华表示,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农业机械已经可以从过去依靠人工操作逐步过渡到全自动化运行,“比如目前粤旺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建设的无人农场,可以在300亩土地上实现水稻播种、施药、监测等全过程100%信息化控制。”

  “目前粤旺在全国一共建设了13个中央厨房,其中4个在广东。主要通过购入智能化设备,打造了净菜加工生产线、熟食加工生产线、保鲜包装生产线等多种自动化生产线。”万俊华表示,“但现阶段行业整体的智能化装备研发水平还偏低,加工生产线%。”

  随着预制菜火爆“出圈”,农业工业化进程加速,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驱动下,相关技术研发正被加快提上日程。

  “比如,自2022年广东出台预制菜十条以来,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科研机构都开始注重研发保鲜技术。”万俊华观察,“我们也争取在五年之后,从择菜到成品的全流程自动化加工水平能够提高到80%以上。”

  “2020年我们推出了‘柜鲜生’智能零售品牌。通过在社区投放可冷藏保鲜、可线上预定、可随时提货的智能零售终端,‘柜鲜生’能够触达生鲜及预制菜产品销售的最后100米,并与实体商超、社区团购等形成差异化销售场景。”万俊华说。

  面对C端零售背后无法回避的冷链运输成本问题,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搭建也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万俊华表示,通过智能化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物流成本,“‘柜鲜生’采取区域冷链配送方式,主要靠规模化运输降低配送成本,目前冷链运输成本占比控制在8%以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成立于1996年的粤旺在农业赛道已经跑了近30年。面对发展势头正猛的预制菜,万俊华有着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预制菜是一个将农产品食品化的产业。对整个农业产业链来讲,农产品食品化工程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形态,通过工业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减少损耗,扩大辐射半径。”万俊华表示。

  他认为,“预制菜就是20年前的服装产业。与国外相比,虽然中国市场渗透率目前还相对较低,仅达到5%,但产业规模已达约3500亿元。未来2-3年间,中国预制菜产业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15%,产值达到上万亿。”

  目前,粤旺的供应链服务板块已覆盖净菜加工、预制菜料理包、热链盒饭、学生营养餐、长者餐等业务,并研发推出20多种预制菜品类,在全国建设8个预制菜产业园。

  然而,热潮背后,预制菜产业发展还需要“冷思考”。万俊华直言,目前预制菜加工环节的设备自动化水平还相对较低,预制菜产品国家标准尚未统一,部分地区金融支持中小微农业企业发展的力度也相对有限,“未来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金融支持等方面仍需取得突破。”

  “广东在预制菜领域的优势,首先是抢占了先机,作为预制菜策源地,快速出台‘预制菜十条’等政策。广东的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成立了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组建了预制菜产业联盟,还建设了11家预制菜产业园。”万俊华分析。

  2022年,广东11家高校及科研单位、41家行业龙头企业和2家协会联合成立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据介绍,研究院将围绕预制菜全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新产品创制、标准体系建设、智能制造工程化集成应用。

  此外,万俊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等方面也具备一定优势,“比如大湾区在信用融资产品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订单融资服务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逐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依托前期积累的发展基础,万俊华建议,下一步广东在产业发展方面还要下功夫,一是加大预制菜研发投入,激励研发人员投入更多精力从事研发工作,二是加大对预制菜标准及质量管控,建议农业、质监、海关等部门协同制定实施相关标准,三是进一步加大对预制菜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开发创新性金融产品,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新翔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谢赐财:中国预制菜市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4月14日,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新翔集团在中国天津举行仪式,宣布其投资2.19亿元的新翔乐联(天津)食品有限公司即天津中央厨房项目正式开业。   新翔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得利斯集团总裁张会根:预制菜解放后端生产力创造商业价值

  9月6日,在上海报业集团|蓝鲸财经主办、CIC灼识咨询协办、中国信息协会智慧物流分会为指导单位的【蓝鲸新财智】“创新-未来”之【预制菜“风口”解码数智供应链赋能新餐饮破局】沙龙直播峰会...

首衡集团总裁魏树俭:让京津冀预制菜走进大湾区走向全世界

  “希望通过和广东省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能将广东预制菜加工企业落户到河北高碑店。同时也通过这种形式,让河北预制菜产品真正走进大湾区,唱响预制菜产业的南北‘双城戏’。”  ...

盒马牵头成立预制菜联盟CEO侯毅:预制菜发展不可逆

  盒马发起预制菜生态联盟,联合13家企业共同推动行业发展。该联盟将整合“产学研销”全链路,解决预制菜行业面临的种种难题。   今年初,自有品牌、大进口和预制菜被列为盒马...

专访新希望六和食品产业总裁刘怀伟:预制菜行业进入发展阶段未来将强者越强

  ◎在预制菜行业,目前更多的企业将眼光放在B端市场,认为C端市场开拓难度较大。对此,新希望六和食品产业总裁刘怀伟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成本、还原度、便捷性,这三点始终很难达到一个平衡,还...

格力电器董明珠:智能装备赋能预制菜产业发展让世界爱上中国味道及马云入局千亿预制菜

  在近一周的时间内针对预制菜这个题材,每天都在潮汕各地的餐馆中重复上演。近期部分预制菜概念股上涨主要得益于疫情管控、就地过年等催生出的短期需求,近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