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的市场空间可别张口就来

1年前预制菜交易

  日前,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我国预制菜市场存量空间约为3000亿元,按每年20%的复合增长率估算,未来6~7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可以成长至万亿元规模,长期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但是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国联水产却坦言这些数据的出处为“五份券商研报”,一时间市场为之愕然。

  预制菜是市场近期的热点。步入2022年之后,券商纷纷高喊预制菜的风口已经到来,一些研报认为小吃快餐店、连锁店、主打外卖的餐饮店、乡厨、团餐食堂等是预制菜应用的主要场景。在市场的做多呼声中,和预制菜有关的股票近期开始不断抬升,国联水产就是其中之一,今年1月份涨幅相当可观,一度连续三个交易日拉出“大号”强势涨停。

  虽然国联水产的主业和预制菜风口确实有关联,但对于预制菜市场空间、行业前景预测全靠券商研报,还是让外界对于国联水产的预制菜概念产生了疑惑。作为一家上市12年的老品牌,国联水产对自身所处的行业前景居然没有自己的数据来源和判断依据,而是这样糊弄媒体,这种做法显然有失上市公司的体面。用一句不客气的的话来说,见过蹭热点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究和糊弄事的,这样的发言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监管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董高监在发布信息、接受采访必须恪守严谨、透明的态度,不能误导投资者。笔者认为,今年火热的预制菜尽管有一定的行业逻辑在内,但从本质上讲和去年的元宇宙、数字货币概念并没有什么不同,很大程度上都属概念炒作的题材而已。

  市场追逐新的概念是常态,券商研报关注预制菜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在行业浸淫多年的国联水产居然是无脑杀入。如果是严谨的公司决策,国联水产真的打算围绕预制菜制定经营目标、调整业务,那么就应该成立调研团队,围绕预制菜的市场前景、竞争对手、自身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得出相对严谨的判断,这样投资才不会打水漂。如果对于预制菜的未来市场前景拿不定,那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完全可以坦言“市场前景尚不明确”、“具体数据不好估计”,而不是扯券商的研报”做大旗“。

  作为上市公司董事长,李忠的每一句发言都会被投资者认真解读。预制菜概念对公司股价提振的诱惑虽然难以抵挡,但国联水产至少应该做到不误导投资者的这一基本要求。笔者以为,与其在接受证监会问询时不得不尴尬承认发言依据来自券商研报,还不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承“不好预测”,至少这样不会为企业的诚信度减分。

相关文章

赚了38个小目标!三全食品发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附预制菜行业市场分析】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经过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即配食品、即烹食品、即热食品以及即食食品。   随着预制菜越来越受欢迎...

预制菜的品牌建设与市场定位探讨

  预制菜作为一种新兴的餐饮产品,近年来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品牌建设与市场定位的角度,探讨预制菜品牌的发展策略与市场前景。   首先,预制菜品牌需要明确自身的...

微播易: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附下载)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微信公众号【i199it】,回复关键词【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即可下载   近年来,预制菜已经走入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一方面,不少经典大...

国联水产披露预制菜业务目标:到2025年实现营收25亿元

  表示:“2022年,公司预制菜营收增速较快,国内市场各渠道销售额都有所增长,其中,餐饮渠道营收最大,占比近半;分销渠道、商超电商渠道占比较小,且同比变化不大;出口渠道则同比下降;预制菜...

《2024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重磅发布-预制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发展规划

  以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其中11个项目落地涵江食品产业园等园区。T则抢到了一份味道欠佳的霸王餐:“真的好难吃,泰森食品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离不开他们对本土供应链的重视。在今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