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扎堆的便利蜂将成为预制菜销售的“主战场”
“孤独经济”、“懒人消费”、“就地过年”、“一人食”……特殊时期下,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预制菜以方便、快捷、品类多等特点戳中当代年轻人的“痛点”。
有95后消费者表示,平时很忙没时间做饭,又不想一直叫外卖。预制菜简单加工后就可以吃,有一种家的‘烟火气’。相反,一些年长者对预制菜持保留态度。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1.9%的消费者购买预制菜产品的理由是节省时间;其次是美味、不喜欢做饭,分别占比36.9%、30.4%。
尽管目前预制菜的主要赛道还在B端,但如何占据C端市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除了电商,便利店成为预制菜面向C端的重要销售渠道。
事实上,预制菜在便利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预包装的便当、面食都是常见的预制菜。此外,在本土便利店品牌便利蜂,每天还会销售十几种中式热餐,每周更换菜品,既有家常菜,也有地方特色菜。同时,便利蜂还推出现点现做的小碗菜、蒸包、炸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复热,几分钟就能完成一道美食。这些菜品选择多样,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方便快捷、新鲜餐食的需求,有效解决了“一人食”,以及小型都市家庭美味、营养、快速的就餐需求。
像便利蜂这样具有中餐销售氛围、又聚合年轻人的新零售渠道,便是预制菜企业的较好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有实体店又有线上渠道的便利蜂,不论是业态形式,还是受众群体,都与预制菜相互匹配,是优秀的销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