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碗菜、預約制引領“舌尖節約”新風尚
走進西湖區稅務局的就餐大廳,進門處就張貼著“適量取餐,杜絕浪費”提示牌映入眼簾,十分醒目。一路走進去,取食具處貼著“節約”、“米粒雖小君莫扔 勤儉節約留美名”等宣傳圖板。取餐後,“文明用餐”的小卡牌也伴隨著進餐過程,直至離開食堂。
“現在食堂就餐做了很多調整,食堂推出了半份菜、小碗菜,節約的同時也更方便,大家可以吃多少買多少,可以少花點錢多嘗嘗不同的種類,挺好的。”來吃飯的工作人員們有序的拿菜結賬,“晚上如果加班以前就直接去吃,現在都要提早預了,那邊專門放了個臺子做登記。”角落裏確實有個小桌子,放著兩塊立牌“晚餐人員登記”、“小炒登記處”,表格上已經有不少人登記了。
“我們現在盡可能掌握每日午餐實際就餐人數,在備餐上就盡可能的不浪費”食堂負責人指著墻上的宣傳板,“社區也和我們説要多宣傳做的顯眼些,我們就做了一批圖板挂在用餐區裏。為了從源頭杜絕浪費,食堂每天早上根據前一天消費情況採購食材,儘量減少儲存,防止食材變質。”
黃姑山社區向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餐廳、酒店都進行了“節約糧食、光碟行動”宣傳,同時向大家宣傳文明用餐、節約糧食、綠色消費的理念,養成科學飲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營造溫馨、文明的就餐環境。社區還利用宣傳欄、商場的滾動屏張貼節約糧食、光碟行動的宣傳物料,讓更多人了解到“節約糧食、光碟行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