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太火了下一个万亿级蓝海各地“闻风”躁动

1年前预制菜品牌

  这个未来万亿的新赛道,已经成为众多省份城市争夺的亮点。像广东、山东、上海、福建、河南、河北……各地频出奇招,争抢当“预制菜之都”!

  像上海,在疫情当下,预制菜为当地抗疫立下大功,C端消费市场爆发,呈现增长翻倍,还出现疯狂抢购!

  预制菜起于2014年的湖南长沙,2020年迅速增长。所谓的预制菜,指的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进行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经简单烹饪或加热后,可作为日常正餐食用。

  就如当下疫情出现后,“懒宅经济”火热,预制菜消费需求陡增,不少餐饮企业开不了门,为了自救,开启了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到家预制菜。其中西贝、眉州东坡、海底捞等餐饮巨头均推出针对家庭消费的预制菜产品。现在见到的是,预制菜在C端市场迅速走红,呈现一发不可收拾……

  市场数据惊人。如叮咚买菜、京东等社区电商平台等。2022年春节期间,叮咚买菜的高端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七天时间内卖出预制菜300万份;盒马预制菜销售同比去年2021年春节增长345%;京东到家平台半成品净菜同比增长2.6倍……

  “预制菜”如同方便面一样,便利、省时性,还拥有强大的不同于传统做饭的概念,给生活生活居家带来愉悦的冲击性体验。

  一组数据显示,我国“90后”规模在1.72-1.88亿间(其中独生子女粗算5077-5549万),说明中国人口中“90后”显著特征已经逐步出现,这些群体势必将主宰未来的消费市场,包括消费的形式和消费理念。何况还不包括“00”后这些群体。

  可以说,“90后”是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最重要见证者与奋斗者,不仅决定当下社会活力基本面,更对国家中长期发展起着战略作用,也是中国内循环、内消费重要支撑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预制菜”将想吃的菜都做成了“半成品”,然后拿到家里,就可以按照步骤开火,几分钟就可以吃上了一顿香喷喷的饭菜,何乐而不为?

  如近期潍坊出台了《潍坊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这将是继广东省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之后,第二个率先推出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指南,进行全方位布局、全产业链发力,加快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高地。

  潍坊的《计划》明确了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的目标,力争到2024年,初步建立全市预制菜市场主体数量达3000家左右,预制菜全产业链规模突破3000亿元。

  此外山东的寿光、诸城;广东的肇庆、湛江、韶关;河北保定都做起了预制菜。覆盖了“水产预制菜”、“美食预制菜”、“蔬菜预制菜”、“火锅蔬菜预制菜”等品类。

  到目前我国预制菜企业是剧增,超过7万家,而玩家类型多,中小微企业甚多。而且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广东、江苏、河北、安徽一带。

  常言,酒香不怕巷子深。菜香,自然顾客常光顾。也正因为不同的厨艺风格,也分了闽派预制菜、粤系预制菜、沪派预制菜、鲁系预制菜等不同的品风。

  “预制菜”从配料到配菜,将一道好菜全部形成一个“套装品”,让消费者可以拿回家,便利性做出一道好菜,节省许多步骤,如买菜、配料、洗菜等等麻烦程序,这将是许多追求优雅生活年轻人士的挚爱。

  饮食,从来不陌生,但对饮食的高质量追求,包括消费方式,都是当下人们所追求,也因为这些需求之下,预制菜成为了新消费的支撑点。

  到饭店吃个饭,甚为麻烦,但家里做饭,又比较费时费力。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也导致预制菜的概念新生。

  预制菜可以满足各种菜式的选择,或者时潮菜式的私人定制,这种方式恰好匹配当下人们居家厨房的所需。

  想象下,传统的一个餐饮厨房,服务的是有限的“上门客”,但工业厨房的兴起,更高效的厨房餐饮模式来了。

  这种模式早期也是B端所引起,然后迅速席卷C端市场。一组数据显示,目前预制菜B端与C端市场的销售比例大概在8:2,未来将有望达到6:4,C端或迎来全面爆发的阶段。

  预制菜在小红书、抖音、B站等兴趣电商不断发展,传播形式更加丰富,配合社区团购、食材超市、便利店等线下销售形式也渐成规模,自然触发这个产业的迅速走红。

  预制菜,借助抗疫大兴起,未来的想象将无穷,资本市场股市已逆市而涨,助力新消费,颠覆传统的做饭生活。

相关文章

解读锅圈商业模式探索预制菜零售品牌成长路径

  近日,百度和京东联合发布的《百度x京东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指出,舌尖经济增长快速,其中预制菜更是成为95后偷懒式下厨的新选择。据百度指数显示,2022年,预制菜相关搜索同比上涨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