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年味儿浓龙门山老腊肉已飘香
年关将至,年味也越来越浓。对四川人来而言,腊肉和香肠是每年年夜饭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煮熟摆上瓷盘,肉片颤巍巍地在盘子里抖动,令人垂涎欲滴……什么样的腊肉才是好吃的呢,家家户户各有标准不同。不过,彭州“龙门山老腊肉”一直是名声在外的“驰名商标”。
“从去年11月到现在,我们已经累计卖出了6000多斤腊肉、香肠。”近日,彭州龙门山镇鱼凫龙门运营经理钱文豪告诉记者。
龙门山腊肉名声在外是因其品质初衷,久而久之成了口碑。“我们所用的猪肉都来自龙门山镇当地村民自己喂养的粮食猪,至少喂养10个月后才出栏,每头重280斤至300斤左右。”钱文豪说,“去年全镇总共出栏也就1700多头,可谓相当‘稀缺’。”
钱文豪出生于龙门山镇,热爱这片故土。大学毕业后在外打拼多年,做到了某装饰集团副总经理的高位,但2020年他毅然辞职,选择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益亮、杨艳回到龙门山创业,创业方向则是将当地好山好水好空气孕育的好产品卖出去,而销售渠道则是微商城、直播带货等电商平台和团购。
龙门山的特色农产品有很多,老腊肉、冷水鱼、药花蜂蜜、宝山红茶、雪芽菜、雷竹笋、牛排、猕猴桃等等,每一件单拎出来都有足够的市场号召力。比如雪芽菜是龙门山的特产,无法人工种植,生长环境在海拔2000米以上,全靠人工采摘。雷竹笋的营养价值是普通竹笋的3倍,而且口感更清脆……
曾益亮表示,“当地农产品生态、绿色、有机、健康是吸引我们来此创业的主要原因。像药花蜜,吸收药材的精华,营养价值是普通蜂蜜的完全没有任何添加剂,纯天然产品,冬季都是会结晶的。而且龙门山镇旅游资源富集,每年吸引的游客达数百万,暗藏着巨大的商机。可以说,这是我们创业最好的去处。”
去年10月,他们的线上平台正式上线万余元(含订单量),一炮而红,特别是雪芽菜和雷竹笋广受欢迎,“全镇村民去年采摘而来库存的(雪芽菜和雷竹笋)已被我们收购一空。”
前端开拓外埠市场,后端收购当地产品,鱼凫龙门将收购的农产品统一包装、重新设计,在“乡土气息”之外还赋予了产品额外的文创气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鱼凫龙门针对不同的产品设置了一套标准和要求,诸如产品质量、卫生条件等,要求村民遵照执行,从源头把控产品品质。“比如和我们合作的养猪村民,我们会在他家的猪圈安装摄像头,他们喂的什么,煮的状态我们都会抽查,严禁使用饲料。”
产品受到市场好评也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加入“供货”的村民越来越多,受益阵容越来越庞大。“有户村民累计卖给我们200多斤蜂蜜和4头猪,收入已达4万多元”,杨艳表示。
龙门山镇的特色农产品出产有很强的季节性,进入冬季已经大大减量,目前只有土鸡、冷水鱼等在热销。但相关的工作已经安排上了。“3月份,春暖花开时,吃竹笋采雪芽菜的时间就到了,村民就会主动采摘;明年春节要吃到地道的龙门山腊肉,养猪就要开始了,今年三沟村计划养200头猪。”钱文豪告诉记者,“今年大湾村还计划养1500只鸡,预计今年8月份开始能出产一批土鸡蛋;另外草坝村的黄牛、菌类都已在生长,出产一批就会上线一批。”
“龙门山这么多好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我们也会严把质量关,为顾客负责。同时,扩大消费群体,带领村民致富增收。”三人一致告诉记者,“有信心打响品牌,把‘龙门山制造’卖到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