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外卖村”里渴望“翻身”的人

1年前预制菜加盟

  • 💼 纯外卖店的店家要面临平台费用的压力和激烈的竞争,需要做更多的订单才能获得利润空间。

  • 💪 纯外卖店的店家们充满韧性和努力生活的积极态度,他们渴望通过努力实现“翻身”的梦想。

  “外卖村”,是阿乐对自己所在的宝安翻身43区的叫法,他在这里开了一家纯外卖店,而周边经营不同品类的纯外卖店,有十几家。

  这些铺子夹杂地分布在居住楼1楼,原来大多数也是用作居住的房间,由于不用直接面对客人,装修往往都是一切从简,店里唯一的装饰和标识是一块KT板门头,上面写着店名和手机号码。

  在规整的深圳城中村街巷里,纯外卖店聚集的地方,一眼望过去,一列都是这些或红或绿的各式招牌,确有蔚然成“村”的景象。

  我们带着“纯外卖店”是否可靠的疑问,走进了这个片区,而走近这些“纯外卖人”后,我们也在翻身的这个“外卖村”里,看到一个有着“深圳人打拼特质”的世界,感受到一份对“下一站,翻身”的渴望。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相比堂食店和品牌店,纯外卖店总归不那么规范、不那么卫生,因此,点餐的人会极力去避开这些店。

  在翻身43区,纯外卖店的店家对于这个问题反而没有那么多困惑,“杂乱的城中村环境、简易的店面装修,这些会加深人们对于纯外卖店卫生不过关的印象,但单纯用环境和装饰的好坏来判断餐品质量的好坏,其实会过于片面,毕竟装潢富丽的餐馆,也经常出现后厨有老鼠的问题”。

  阿乐开店之前,是一家医美公司的普通职员,来到“外卖村”之后,他才想更清楚认识到,不点纯外卖店的餐并不能规避卫生问题,“外卖卫生的关键不是店铺有没有堂食,而在于商家个人,由于把控标准个人化,参差不齐也就是餐饮行业的普遍现象了”。

  走在43区的纯外卖店里,由于整个店通常只有厨房部分,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有些店桌面干净、地面干净,让你产生就像进入到家里厨房的感觉,不过有些店里幽暗的灯光和不够干净的卫生,也会让人心里犯难。

  “相对而言,品牌餐饮有更多精力来把控餐品的质量和卫生,市场也确实存在‘黑作坊’的纯外卖店,但大部分纯外卖店还是比较规范整洁,用材方面,现在餐饮商家买菜,不是过去那种要起早摸黑去市场买菜,而是在App上下单,价格便宜,选择也多,没有必要在用材上克扣费用。”

  在阿乐看来,大部分纯外卖店还是靠谱的原因,其实最重要的是,纯外卖店没有那么多的卖点,好不好吃、质量可不可以,这是顾客会不会复购的关键点,而且,现在消费者对餐品的要求在提高,市场又那么“卷”,品质不好、不好吃的“黑作坊”是很难在竞争中活下来的。

  “其实现在大家关注的更多的不是地沟油、用材好不好的问题,而是预制菜的问题,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有些店家是迫不得已,因为很多厂家出了预制菜,有些加盟店就不得不用”,阿乐补充说。

  “看差评,好评一般是刷出来的;不建议点评分4.0以下的外卖,一个店如果没有精力来把控店铺的评分,大概率也没有精力来把控餐品的质量;低廉的拼好饭,可以点,因为商家确实没有多少利润,但可以在最忙的饭点时点,这样就更容易用相对低廉的价格点到品质好的餐;避免小碗菜,因为更有可能是预制菜。”

  虽然大众对于纯外卖店普遍存在着“抵触”情绪,但熟悉餐饮行业的人了解,纯外卖店兴起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出现,在过去5、6年里也曾有过诸如曼玲粥店、淘汰郎、笨熊造饭等“出圈”的纯外卖店连锁品牌,以及类似“家庭共享厨房”形态的纯外卖店。

  铺租便宜,是大多数人选择做纯外卖店的最大原因。胡英在43区做二房东已经有十几年了渴望“翻身”的人,他管理的出租楼没有商铺,但他对这一片区的每个商铺都了如指掌,“主街和巷子里的店铺,租金差上7、8倍,我知道的,翻身路上一个20、30平米的早餐店,月租金就要1万5,但在这些店面背后的铺子,通常一个月只要2000、3000”。

  而不用怎么装修,也意味着,开个纯外卖单,可以不用一次性投入太多资金。阿乐有记账的习惯,他的记账本里清楚地罗列了开店以来的各种开支,“租金是大头,押二付一,3个月的租金接近1万,买设备、买冰箱、买材料,这些都是小钱,但我踩了个大坑,租铺子时忘了检查水路、电路是否适合商用,后面改装用了不少时间和花费,最后算下来,大概是1万多”。

  不过,寄生于外卖平台上的纯外卖店,享受着“足不出户,客从天上来”的玄妙,但也受制于平台各种机制。

  阿乐说,做纯外卖店看着店租是低了很多,但是隐形的平台费用却是店租的1、2倍。“第一个月,辛辛苦苦30天,一看账户,钱没有多,还亏了2000块,光推广费就花了2万块,而为了维持店铺的曝光量,这之后的每天,推广费基本要100多,这还不算多的”。

  此外,以美团为例,平台明面的抽佣达到20%多,但加上隐形的推广费、红包优惠、满减活动等,平台在纯外卖商家中的营收占比就要高达30%—40%。

  有店家反馈,当店铺的单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烧再多的推广费都没有用,平台会“控量”,“它不会让你继续做大,也不会让你饿死,但你不继续充推广费,那你就没法获得新的客户,靠着老客户,单量只会慢慢萎缩”。

  由于利润被平台大大摊薄,纯外卖店的店家就只能做更多的单量,才能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可能堂食店,一天只要做个70、80单就能过得很好了,但外卖店的单量就得翻倍,甚至更多”。

  单量多意味着工作量也更多,“做纯外卖的人,跟个陀螺一样,每天洗漱之后,就是扛货、备菜,做配料,接单、打包,过了饭点才有时间吃两口饭,甚至有时候忙得只有深夜打烊后才能坐下来填肚子”。

  阿乐说,去年开店,10个月里,他只休息了2天,今年的店从5月开业以来,他1天都没有休息过,“休息一天,你的老客户就可能移情别恋,变成别人的新客户,甚至由此变成了别人的老客户”。

  而店里生意的好不好也成为一门玄学。感性的阿乐在店里养了好多“小伙伴”:门口的绿植,从拼多多买来的金鱼苗,从买来还只是蛋、后面成功孵出又慢慢长到拳头般大小的3只小乌龟。

  他说,“这些都是我的‘招财猫’,做纯外卖店这个东西,他不是那么稳定,有时候这个月跟下个月的单量差距就是很大,收入要么是风生水起,要么就是直跌谷底,没有办法,只能把爆单的寄托放在它们这里”。

  对于纯外卖新店来说,第一个月营业结束后,平台会根据店铺的销量给予相应的评级和流量权重,这也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店铺能不能持续地获得订单,然而这个时候,往往却是各种行业潜规操作的时候,例如,有人专门会以“给差评”作为威胁薅新店的“霸王餐”,此外还有同行的恶意竞争。

  阿康就是栽在这关键的一个月。阿康在不是餐饮小白,但以前做的是有堂食的大排档,对线上的运营是一概不懂,头一个月,在美团开通店铺的时候,就弄错了店铺名字,没有突出本该有的热销品类,导致第一月的订单寥寥,接着有第三方的外卖店运营商找上门来,就索性花了几千块把运营外包,但一段时候后,他发现,其实这外包的运营并没有多少用处。

  “他们只会让我不断地充值推广费,降低餐品的价格,单是有了,但利润也没有了。”之后,阿康尝试了去翻身夜市街摆摊,但内向的他,抹不开面子,摆摊也做不来。2个多月后,即使铺子转不出去,阿康离开了,算下来一共亏了1万8,和3个月的人工,“年纪大了,不懂这些网上运营,还是不要来做纯外卖店,不然亏得渣都不剩”。

  “外卖店可以覆盖周边3、4公里的范围,今年我在翻身开的店周边全是新开的同行,新店可以花钱在美团、饿了么开流量扶持特权,但每个新店都开,就相当于没有开了,推广费也是,有商家为了更多的曝光,把单次的点击费用调到了可怕的1块多,就是只要有人在店铺的页面点击了一下,不管有没有下单,都要扣除商家1块多的推广费,在活动优惠价上,有人做了满60减30,就有人做满30减15,卷到不行。”

  “店里的订单量也从8月下旬开始下滑深圳“外卖村”里,按照去年的节奏,到10月就该有所回弹,但到10月份,店里单天的单量有时候最低下滑到了40、50单,直到11月,情况也没有好转,于是,我也不得的跟着同行一样,上了‘拼好饭’的平台,一单的利润摊薄到2、3块钱,按理来说,高客单价的外卖品类,上价格低廉的‘拼好饭’,是个赔钱赚吆喝的事情,但能怎么办,也得试试,总不能没有单做。”

  片区同品类的同行,也在这段时间里,从35家锐减到了24家,而在43区的巷子里,几乎每个开着的外卖店都贴着旺铺转让的信息。

  “外卖村”里快速流动的店家,胡英看过太多。胡英指着巷子转角的一个铺子说,“从去年11月到现在,这个铺子已经转手4次了,旁边关着的那个店铺也没有熬过3个月,左手边这家,虽然招牌还在,但里面的人只是把这里当个仓库,他们是做夜市摆摊的,往前还在经营的2家,是新开不久的,其实这一片做得好的纯外卖店,基本没有几个”。

  “而留下来的,每家背后都有不得不苦苦支撑的原因,就比如有一家,当初是接上一家现成的摊子,付了2万多的转让费,但接手后才发现,当初看着骑手不断的生意,不过是上一家为了跑路,做出来的没有多少利润的订单。另外一家,店家是第一次做餐饮,不懂控制成本,挖个水槽、安装个空调,高价找人来做,现在已经投了10万块进去,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仅前8个月全国新增的餐饮店就达到了200多万,报复性开店下,竞争加剧,平均下来,每新开3.5家店的时间,就有1家店正在倒闭。

  竞争加剧,生存在“外卖村”的人更加不容易,然而在这里接触的大部分“纯外卖人”,却让人看到生命的“韧性”,不自主地为他们“下一站,翻身”的渴望,以及努力生活的积极而感动。

  在翻身“外卖村”里,也不是每个失败的纯外卖店人就都离开了,关叔的外卖店曾经在阿乐铺子对门的巷子里,外卖店实在做不下去后,他中午去送外卖店,早上和晚上就去摆摊做汤粉,期望有一天还能卷土重来;从摆摊起家,到开出实体店面的“赵大王面筋店”的赵哥,他店面的仓库也在巷子里,由于到了年底餐饮淡季,即使有店面,赵哥也每天晚上推着车,去夜市里摆摊,夜市街里那个叫卖最大声的人就是他,“过来看看,很好吃的面筋,不好吃不要钱。”

  “其实,在城中村一个人守着一个10平米的店,压抑、沉闷,每天说得上话的人是来去匆匆的骑手,看久了,都会觉得他们个个眉清目秀,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本没有时间去社交、去学习,去拓展自己的人脉,感觉自己像是慢性死亡”,阿乐也会突然想一个问题,“以前我爸爸那辈人,几百块钱的工资就能结婚成家,但我们这一辈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相关文章

净利大增11828%!这家老字号预制菜表现亮眼

  佛山水产预制菜加盟而在利润水平上,全聚德不仅已经扭亏,今年上半年全聚德2792万元的净利润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就过去三年的中报净利润水平对比来看,全聚德在20...

预制菜有三个龙头第一个厘米最高的是国联水产海鲜预制菜销量冠军口味多样涨跌厘米高生

  预制菜加盟要求预制菜招商网预制菜有三个龙头,第一个厘米最高的是国联水产,海鲜预制菜销量冠军,口味多样涨跌厘米高,生产成本也较高档次也高,海产之王,适合游资。第二个春雪食品,鸡、猪、牛、...

预制菜超市加盟_预制菜超市加盟多少钱?

  预制菜超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强大的品牌实力,如今深受广大投资商的青睐,创业加盟会是不错的首选哦。关于,创业者一定想要先了解加盟包含哪些内容。要想了解更详细的加盟内容,大家不妨随小编一...

预制菜加盟10大品牌

  为了方便很多餐饮店或者消费者购买食材的需求,市场也出现了不少店铺能够做好预制菜的加工和销售工作,方便大家采购搭配食材。预制菜加盟10大品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些品牌的情况。...

预制菜加盟品牌有哪些?

  每个厂家都想打造出一款爆品,从地方菜系到地方特产的研究,不断有厂家加入预制菜的研发和生产行列,进一步加快了预制菜产业的飞速发展。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预制菜的相关知识,我们一...

锅圈食品冲击港股“预制菜”第一股近三年加盟店数量翻倍扩张

  财联社4月4日讯(编辑 马轶杰)4月3日,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递表,华泰国际及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披露,锅圈食品是领先的居家餐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