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风口预制菜能走多远?
早餐店加盟连锁小碗菜加盟十大品牌这两年,预制菜的概念很火。其实预制菜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吃了十几年的预制菜了。
今年年初,预制菜首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还有前阵子出炉的促消费“20条”,里面也提到了要挖掘预制菜市场的潜力。是不是挺意外,国家居然这么支持发展预制菜。
预制菜行业的前景怎么样,到底能走多远呢?今天我们来复盘一下中外预制菜的百年发展,看看国内预制菜的发展潜力如何。
一般说到预制菜,大家就会想到外卖的料理包,但这只是一小部分。超市卖的速冻汤圆、饺子、火锅底料、罐头,也是预制菜。就算到饭店吃饭,也不一定就是厨师现炒现做,可能还是从中央厨房预制好送过来的半成品,加热炒制一下,就能端上桌了。像海底捞、西贝,很多连锁餐厅都有预制菜的影子。
早在一百年前,美国人发明了速冻机,之后各种速冻食品就开始兴起。二战时期,为了满足军需,冷冻食品行业快速崛起。
战后,这种便捷的速冻食品很快推向了市场,需求一路猛涨。从1942年到1957年,美国冷冻食品行业每年增速高达36%!
50年代末之后,肯德基、麦当劳这些连锁快餐蓬勃发展,推动食材标准化生产,也推动了速冻食品行业继续快速发展了20年。
50年代,日本经济逐渐复苏,女性外出工作变多了,物流冷链也完善起来,料理包开始流行。从1958年到1974年,日本预制菜行业每年的增速高达45.9%!
7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便捷的预制菜需求很大。而且餐厅的租金猛涨,成本压力很大,为了降低成本,餐饮行业开始标准化、连锁化发展。在接下来的20年里,预制菜在B端餐饮渠道持续放量增长。
到了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加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开始慢下来,完全进入成熟期。因为经济不好,人们外出就餐变少,在家就餐变多了,所以B端预制菜的需求有所萎缩,反而是C端的家庭消费保持稳定增长。B端和C端市场的比重从之前的8:2逐渐变成了6:4。
咱们中国的预制菜出现得比较晚。一直到90年代,肯德基这些洋快餐进入中国市场,才开始出现配套产业。
2000年之后,国内陆续出现一批预制菜厂家。不过那时候物流冷链、销售渠道这些条件都不成熟,所以发展得也比较慢。
直到最近的十几年,国内预制菜行业才开始飞速发展。2014年之后,外卖行业崛起,餐饮企业连锁化加快,商家急需低成本、出餐快、餐品稳定的预制菜,B端的预制菜开始进入放量期制菜能走多远?。
另外,就跟以前的日本一样,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很快,生活节奏加快了,所以便捷的半成品菜也在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像盒马鲜生、叮咚买菜这些线上线下的买菜场景,都能看到预制食品。特别是2020年疫情爆发,外出就餐受到影响,C端预制菜加速增长。
不过目前还是以B端市场为主,C端市场整体发展得慢一些,现在的占比也只有20%多,还在培养阶段。
从2013年到2021年,短短8年,国内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就翻了好几倍,从650亿增长到了3137亿。
这些年预制菜能够快速崛起,一方面是供给侧的上中下游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为预制菜行业的扩张打好了基础。
比如农业机械化让原料生产效率提高了,保障了源头材料的稳定供应;速冻技术、冷链物流的发展,让食物保鲜和存储时间延长了,运输成本也降了下来;各种销售渠道越来越完善,餐饮、外卖、商超万亿级风口预、便利店、电商平台,你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到预制菜。
另一方面是B端和C端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餐饮外卖商家用了预制菜之后,可以减轻对后厨的依赖,降低人工成本,还能够削减后厨面积,减轻租金压力。特别是对连锁餐厅来说,有了预制菜,复制和扩张就变得更容易了。
说到底,预制菜就跟我们厨房的油盐酱醋一样,是食品工业化的一个产物。规模加工、预制处理,可以让食品的产销成本大幅降低,还能让口味摆脱地域的限制。就像现在有些连锁餐厅上新菜,主要看两点:一是符不符合大众口味,二是适不适合做成预制菜。
目前,像美国、日本这些成熟的市场,餐饮连锁率已经达到50%左右。而我国2020年连锁率还只有15%,差距还挺大的。而且日本预制菜规模占餐饮行业规模的比例达到了14.6%,国内才1%左右,增长空间也很大。
所以国内预制菜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未来几年很可能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数据显示,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这个万亿级的赛道目前有很多玩家,还没有诞生真正的龙头。以后大概率会像美国、日本那样,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出现一两家地位稳固的龙头,还有一些其他中小企业一起瓜分这块蛋糕。
国内预制菜市场的参与者,大体可以分为五大派系,具体都有哪些公司,优劣势如何。下期再给大家梳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万亿级风口预制菜能走多远?,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