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下一个万亿级蓝海市场阿里、京东已布局!
十大免费加盟代理项目预制菜代加工工厂对于越来越重视健康、养生,却又嫌传统烹饪方式太麻烦的年轻人而言,预制菜不仅比外卖健康,更重要的是省去了繁琐的洗、切、调味等步骤,只需简单加工就能轻松做出美食。如今,除去传统年货,预制菜成为今年最时兴的年货。据易佰家统计,
预制菜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产品。一是即食食品:指开封后可以直接食用的预制调理制品;二是即热食品:指只需要经过加热即可食用的食品;三是即烹食品:指经过相对深加工(加熟或浅油炸),按份分装冷藏或常温保存的半成品材料,可以立即入锅,加上调味品进行调理的食品;四是即配食品:指经过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而成的小块肉、生鲜净菜等。从预制菜的品类发展来看,预制菜的新鲜程度越来越高,配送储存难度也越来越大。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带来消费习惯的变迁,全球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省时省事的加热即享餐品,据欧睿预测,发达国家预制餐食市场(Ready Meals)已相当成熟,疫情下需求爆发使得市场加速扩容,2020 年美国、日本市场规模分别达到454亿美元(+14.9%,2010-2020CAGR 为 3.9%),238.5亿美元(+5.6%,2010-2020CAGR为3.3%)。
从竞争格局来看,2020 年美国市场CR3市占率达29.9%,雀巢(13.7%)、卡夫亨氏(9.7%)、康尼格拉(6.5%)等头部食品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020年,疫情极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市场对预制菜需求的增长,起源于B端餐饮的预制菜在C端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从天眼查大数据可知,截至目前,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包含“速冻、预制菜、预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即食、净菜”的国内企业已有超过6.9万家。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省的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9400家预制菜:下一个万亿级蓝,占比13.71%。河南、江苏、广东也均拥有超过5000家相关企业,分别位列全国第二、三、四位。
目前上游预制菜企业大概有2万家,平均年销售额在1500万左右,也就是当前预制菜的市场存量约在3000亿元,占食材总体的比重不到10%。如果按照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在未来6-7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可以成长为万亿元规模的市场。参考日本的渗透率60%的水平,则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不考虑整体食材行业的继续增长)。
自2000年前后,我国陆续出现半成品菜生产企业,行业发展初期存在销售区域小、企业数量多、集中度低的特点,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较少,2014年9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湖南佳宴食品合作共建全国首个“中国宴席预制菜标准化研究基地”标志着中国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业逐步大众化。当前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居民饮食习惯及口味不一致。半成品菜产品依赖冷链运输,物流成本及产品新鲜度要求限制单个企业产品配送半径。
全国范围内半成品菜生产商数量众多,其中多数依然停留于作坊式生产加工模式,达到规模以上生产水平的企业较少。
半成品菜企业主要客户是区域内各加盟商,包括生鲜食品店、农贸市场摊贩、超市等,少部分产品直接销售给餐厅、终端消费者。由于加盟商的零售性质,其覆盖范围较小,对产品推广力度有限。
随着消费升级和生活节奏加快、外卖及团餐业务兴起,餐饮料理包需求迅速提升、冷链运输等多因素叠加发展,驱动预制菜行业供需双击海市场阿里、京东已布局!、市场迅速扩容。
参照美国、日本预制菜在食品行业的渗透情况,中国预制菜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预测在不久的将来,预制菜会形成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尤其在以下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
未来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数据将形成个性化美食数据库,你的食材偏好是牛羊肉还是海鲜、口味偏好是辣还是甜等等,都将以数据的形式存储下来,美食平台会不断根据你的喜好推荐你不同的预制菜。
基于大量的消费者数据,直接打通消费者和养殖厂家,通过近期消费者对食材的偏好,动态调整牲畜存栏量,保证厂家有良好的现金流和健康的“牲畜库存”。
饮食如此高频、定制化的消费场景下,谁有冷链的配送能力谁就能掌握消费者的胃,一定会诞生一个如同BAT的超级巨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预制菜:下一个万亿级蓝海市场阿里、京东已布局!,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