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报惠发食品内控不规范、信披不准确被责令改正上市后赚的钱不如亏的多
惠发食品8月7日发布关于公司收到山东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及相关责任人收到警示函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存在内部控制不规范、2023年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子公司甚至将员工微信账户作为公司账户管理使用。风口财经注意到,就在上个月,公司刚刚发布上半年预亏公告,而此前5年的中报全部亏损。公司自2017年上市后,亏损的钱要比赚的钱都多。
根据公告,公司6日收到山东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关于对惠增玉、徐勇、王瑞荣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山东证监局在现场检查及日常监管中发现,惠发食品存在内部控制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
资金账户管理相关内部控制不规范。惠发食品控股子公司北京惠达通泰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惠达通泰)将员工个人微信账户作为公司账户管理使用,主要用于接收小额客户订购款、支付员工报销款等,违反了《公司法》(2018年修正)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
2023年年度报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一是2023年,惠达通泰向北京通泰餐饮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通泰)收取违约金及损失补贴,确认营业收入182.2万元。上述经济利益流入不属于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偶发性,公司错误地将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违约金及损失补贴计入营业收入,导致2023年度财务报告披露不准确。二是2023年,惠达通泰将收取的软件服务费确认营业收入100.58万元。该部分收入属于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应作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予以扣除。但公司未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营业收入扣除情况表》中披露上述扣除情况。三是公司2023年末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余额1496万元,其中按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余额1211万元。但公司未按规定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其他应收款按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和按照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相关信息。
山东证监局决定:对惠发食品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公司应核查公司资金账户管理情况并清理个人账户,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补充披露相关信息。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切实保障信息披露质量。公司应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 30 日内提交整改报告。
公司董事长惠增玉、总经理徐勇、财务总监王瑞荣对2023年年报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负有主要责任。山东证监局决定对惠增玉、徐勇、王瑞荣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惠发食品成立于2005年,于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公司主要从事速冻类预制菜的丸类制品、肠类制品、油炸类制品、串类制品、菜肴制品等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就在7月10日,惠发食品刚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经初步测算,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2100万元到1600万元,较去年同期预计增加955.60万元到1455.60万元,同比增长约31.27%-47.64%。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2400万元到1800万元,较去年同期预计增加1027.23万元到1627.23万元,同比增长约29.97%-47.48%。
对于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和销售网络布局,不断提升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亏损额度同比下降。公司上半年亏损主要为业务拓展、渠道建设等导致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发生较多。
实际上,从近年来的业绩看,惠发食品表现不佳。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过去5年,公司中报归母净利润均为亏损,2019年至2023年中报亏损数据额分别为4638.79万元、565.91万元、6565.08万元、5484.65万元、3055.60万元。
从年报来看,公司2017年上市后亏的钱比赚的钱多。2021年和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大额亏损,亏损额分别为1.38亿元和1.20亿元,2023年度,公司扭亏为盈,但归母净利润也仅有751.59万元。粗略统计,这7个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的总和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超过1.15亿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再次回归亏损节奏,营收4.22亿元,同比增加8.4%,归母净利润亏损约405万元。
二级市场上,惠发食品在2023年11月底到12月初曾收获惊人的8连板,股价最高曾达到20.20元/股,此后股价处于震荡下滑状态。截至8月7日发稿时,公司股价在7.65元左右,相比去年高点跌幅超过60%,目前公司总市值不足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