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粤菜特色!广东出台推动预制菜发展十条措施
央广网广州3月26日消息(记者张胜强 官文清)预制菜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日前,广东正式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简称《十条措施》),提出以更有效的措施来支撑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表示,接下来,广东将培育预制菜产业集群和示范企业,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作用,引导预制菜中小企业成为 “专精特新”企业;布局建设一批预制菜产业园,纳入第二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范围。
“以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为例,今年以来,我们汇聚科研、仓储、冷链、物流、新包装、新设备、金融、保险等资源要素,来打造广东预制菜产业园‘第一园’。”
据介绍,除肇庆外,湛江、潮州、佛山、江门、茂名等地正在积极创建预制菜产业园,推动广东预制菜以园区形式聚集发展。
同时,广东还将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加强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黑作坊”。
“探索建立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体系。以田头(塘头)智慧小站等为载体,实现预制菜专供农产品源头检测追溯。”
高庆营表示,广东通过把预制菜产业人才培养纳入“粤菜师傅”工程,依托“粤菜师傅”工程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突出粤菜特色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鼓励‘粤菜师傅’星级名厨参与开发推广预制菜品,实施广东预制菜卖手培养工程。探索粤菜师傅手艺变工艺,让广东预制菜走进千家万户。”
同时,广东将支持各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美食文化城(街),加快与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支持预制菜知名品牌产品进工厂、进社区等,探索建立服务团队指导预制菜出口通关,推动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食在广东’‘广东喊全球吃预制菜’系列活动,讲好广东预制菜饮食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