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学东谈预制菜:如何抢位消费市场?迎来发展“红利期”
近年来,在疫情和“懒宅经济“影响下,我国预制菜赛道正式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预计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远景预期预制菜总量在3万亿以上。预制菜俨然成为食材产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方面,预制菜满足了消费者“居家吃大餐“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预制菜加速推动了餐饮工业化的发展。
从企查查数据来看,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67万家。然而这些企业中除了老牌餐饮集团之外,相对年轻的品牌较多,谁能通过营销率先在消费者心智中留下深刻印象,谁就能在宽广的赛道上一马当先。
当下我国预制菜市场传播形式丰富多元。一方面,传统/兴趣电商发展成熟,企业可以通过线上店铺、直播带货、视频带货等形式吸引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关注;另一方面,户外广告、车体广告、地铁广告等形式多样,企业可以潜移默化地将品牌植入消费者心智;粉丝经济和流量经济下的代言营销、节庆营销等等,各式各样的传播形式使预制菜企业有了营销之东风。
近两年,抖音、小红书等兴趣电商平台迅速走俏,充分消化了消费者的碎片时间,具有爆发式的传播形式、优质的视频画面、专业的内容输出等多重优势。
在众多广告形式中,户外广告具有触达率高、视觉冲击力强、成本低、兼容性广等多重优势。预制菜企业十分看好户外广告的宣传形式,通常会选择将品牌元素和新品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比如地铁广告,消费者在上下班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关注;电梯广告,消费者会在乘坐电梯时,被电梯广告中的魔性宣传所吸引。
在预制菜市场,流量成为企业卖货、打造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流量明星“也成为各领域热议的话题,他们或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或代表了某种力量和形象,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对此,预制菜企业开启品牌代言新时代,真正从“幕后“走到“台前“。
预制菜为B端餐饮用户大大减负,减本增效价值可观。餐饮店长期以来面临“三高”压力——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房屋的租金、食材和能耗成本越来越高!这些困扰餐饮经营者的难题,在预制菜广泛应用下得到了最佳解决方案。餐厅应用预制菜大部分是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菜品上新,这个单品没有厨师会做,用预制菜可以替代自己研发;第二就是降成本,预制菜标准化程度很高,消费者对是否现场制作并不在意,比如说梅菜扣肉,餐厅现场制作的成本高于预制菜,而预制菜不但成本低,而且与现做的菜在色香味上几乎没有差别,那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C端消费者,当前的消费主流趋势是健康、快捷、营养全面。预制菜带给家庭消费群体的价值,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二是带来了美味的口感,预制菜具有加工技术的壁垒,很多硬菜、大菜比如酸菜鱼、麻辣小龙虾等,需要特殊的设备、工艺和厨艺,是普通消费者在家里无法完成的;
六是购买很方便,比如在家门口的便利店、超市卖场、社区团购、电商平台等渠道,消费者都可以买到半成品预制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