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爆火背后:资本盯上中国厨师

2年前预制菜交易

  中国预制菜交易网预制菜批发供应商对一些初入厨房的新手来说,“把超市里配好的速冻菜肴,拿到微波炉里转一转”,就算“自己做饭”。

  通常来说,预制菜是指经过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菜品,多以冷冻、真空方式包装保存,只需通过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单价多在10-30元,成本并不低。

  最初,它多出现在一些餐厅后厨,由中央厨房统一提前备好,如此一来,既能加强各门店品控,又能提高备菜效率,简单加热或下锅翻炒便可上桌。

  眼下,预制菜不再是饭店做菜流水线中的小众产品。疫情过后,它开始流向各大电商平台和社区团购之中,在节奏快、房租贵、加班多的大背景下,彻底“狙击”个人消费者。

  在北京某大厂工作的刘佳,就很钟情预制菜:“北京这个美食荒漠,外卖点来点去经常不知道吃啥,本来懒得做饭,看到这种配好的菜,买回来炒炒发现还挺香。”

  在刘佳看来,下厨最费时费力的就是准备工作。肉类解冻再腌制预制菜爆火背后:,蔬菜泡洗除掉农药再细细切好,一个人吃还得注意量,繁琐的准备步骤一度成为她下厨的痛点。

  事实上,像刘佳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这些90后年轻消费者,撑起了预制菜的半边天。据盒马鲜生的数据显示,95后消费者购买半成品菜的比例达到65后的两倍。

  在“懒宅经济”、“单身经济”、“消费升级”等一系列概念鼓吹下,市场普遍预期,预制菜在2C端有加速增长的需求,是潜在的万亿级赛道。

  乐观来看,预制菜赛道,已成为当下的热门风口之一。过去四年,整个行业在悄然壮大。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7.19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光是2020年全年,新注册的企业就达到了1.25万家。

  不经意间,整体市场规模已经从2017年的约100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约2600亿元,预计2021年超过3000亿元。

  一片火热态势下,味知香成了预制菜第一股,曾经“哭穷”且涨价的西贝在准备上市前,开发了“贾国龙功夫菜”,目前已经开了200多家门店。

  除此之外,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朴朴超市等社区买菜平台也在加速布局,推出了“快手菜”等品类,表示要投入“无上限”……

  整个过程中,预制菜厂商不仅要想清楚如何解决工厂标准化和保鲜问题,还得考虑不同地区消费人群的饮食习惯。

  为什么江浙沪是预制菜大本营?因为餐饮口味容易标准化。但放到其它地方,中国八大菜系,各有千秋,众口难调,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连湘菜的辣,和重庆、江西、贵州的辣都是不同类型的辣,要推出有口皆碑的超级单品,地方饮食偏好、制作工艺都要考虑进去,一顿操作猛如虎,市场是否买账并不好说。

  因此直到现在,大部分人对购买预制菜的预期都是:不好吃,但也不算难吃。省事、便捷是大部分人青睐预制菜的主要原因。

  经金角财经走访了解,一份切好配好的荤菜,价格在二三十左右;一份素菜,价格也不低于15元,核算下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恐怕只有总价的四分之一。乍一看,利润空间多达数倍。

  在广州某投行工作的成新就觉得:“花20多块买预制菜回家做,这钱还不如用来点正规外卖,价格差不多,既不用洗碗也不用刷锅。”

  从根本上来看,预制菜的出发点在于降低做菜门槛、解决便捷性问题。这背后,必然需要大量的成本去堆砌,比如人工切菜成本、封装储存成本、品牌营销成本等等。

  大部分预制菜企业都是生产制造型企业(除了蜀海等少部分企业有专业配送业务),整个行业尚属于产业链条的前端,集约化低,销售渠道和全产业链都是需要攻克的难题。为了保质保鲜,预制菜通常还会使用成本更高的冷链运输,由此也提高了物流预算。

  尤其是,方兴未艾的社区团购早已击穿了不少商品的价格底线,带走了大批对于派送速度没有高要求、对价格更敏感的顾客,更多消费者仍需花时间尝试并接受这类新产品。

  因此,行业人士普遍认为:预制菜行业处于蓝海竞争阶段,尚未诞生全国性品牌,整体呈现出区域化、分散化、小规模的特点。

  哪怕经常晚上九点下班,她也想回家给自己做做饭。拿着配好的菜肴,她不再担心历经一系列“炸厨房”操作做出一道黑暗料理,反倒觉得每天独享的做饭时间,是一天内难得的治愈时刻。

  在她看来,餐饮是一种手艺,遵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准则,爸妈那代人,“自己备菜、自己调料”,才叫“自己做饭”。

  到了现在,下锅简单翻炒、甚至放微波炉加热,就算把饭做了。“没有锅气,始终不那么新鲜,更像是方便面的变体。”刘佳吐槽道。

  成新也有类似的看法。在他眼里,上班已经快卷成工具人了,如果吃饭都变得工具化,这会让他觉得细思恐极:“预制菜太过标准化,吃来吃去都是人家配好的味道,省事是省事,那股烟火气也跟着没了。”

  本土餐饮被深深震撼,以此为借鉴开启了中餐标准化的探索之路。外婆家、绿茶餐厅、老乡鸡、老娘舅......一众中式快餐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时过境迁,更多的餐馆,开始以“没有厨师、没有厨房”自居,节省人力薪资支出的同时,为的是让快餐业出餐更快、坪效更高。

  一时间,类似“厨师消失在后厨”、“厨房与烹饪解绑”、“资本杀死厨师”等话题开始引发人们热议。

  这背后,是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难吃到有锅气的现炒菜肴:连锁餐厅大多离不开中央厨房的统一预制配送,点的外卖很可能碰上提前半年就做好的料理包,随便刷个短视频还会看到上面弥漫着各类速食方便菜。

  毕竟,对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好好吃饭是件很奢侈的事,并不是每一顿饭,都有条件做成无比惊艳的珍馐美馔。

  也正是由于这一痛点,资本瞄准了商机,趁虚而入,将更多味同嚼蜡的同质化速食,送到了年轻人的餐桌上。

  或许,当百果园、钱大妈等便利店逐渐垄断社区瓜果蔬菜市场,当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资本盯上中国厨师、朴朴超市等一众社区团购取代了市场小贩,就注定了会有这么一天。

  城市不只有整洁的街道,千篇一律的店铺,便捷到家的标准化菜肴,更重要的,是维系城市命脉的人的活力,和那抹久违的烟火气。预制菜爆火背后:资本盯上中国厨师,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敬请谅解。

相关文章

预制菜也许是罗敏创业「最后的晚餐」

  预制菜展览会2023罗敏不是在深挖一口井,而是狗熊掰棒子式的追风口,什么热做什么,因此他也被怀疑是一名投机主义者。除此之外,很难看到他是为用户解决难题,创造价值,相反他总是被怀疑在收割...

预制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预制菜展览会2023网上预制菜平台预制菜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预制菜在日本经历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后,随...

预制菜为啥就“火”了前景如何?这场论坛给出答案

  半成品菜批发供应商如今,即使被称为“日不落”的餐饮业,也在使尽浑身解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预制菜”应运而生,成为近年来的行业热点。   9月16日,作为2022...

曾经的校园贷如今的“预制菜”始作俑者竟然是同一个人?

  预制菜交易平台预制菜购买平台据报道称,如今在网络上热门的预制菜竟然跟往日的校园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似乎还是一个人所“发明”的东西。现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飞快,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

有人问:为什么咱们国家的预制菜如此飞速发展甚至进入了校园呢

  预制菜展览会2023原阳预制菜网官网有人问:为什么咱们国家的预制菜如此飞速发展,甚至进入了校园呢?而答案终于浮出水面了,原来预制菜背后有日本人的影子!难道这就是真相吗?哎呀,没想到预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做预制菜肴是科学家的事是工程师的事

  预制菜的危害与好处民以食为天,在快节奏的今天,如何让消费者简单方便又能吃出花样?在经济增速的时代,如何让中国餐饮行业誉满全球也能味道统一?   今天的大连金石湾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