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预制菜展览会丨资本青睐、消费升温预制菜是真热还是虚火

1年前预制菜代理

  CFCE2022中国(北京)国际预制菜产业展览会()以“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为主题,展示预制菜行业名企,捕捉市场机遇,以国际化为目标,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本次展览会志在为国内外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专家学者、行业人士、记者和消费者以及相关人士能够与企业进行面对面的经销洽谈、商贸合作、经验交流创造一个最直接和有效的平台,使供销一体化,为完善整个营销网络,为企业迅速进入中外市场、更为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果说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制菜赛道开始升温,那么2021年,随着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诞生,让更多人看到了预制菜的无限想象空间。企业纷纷入局,资本不断加码,随着央视等媒体的关注,消费端也逐渐升温。

  ,指那些开封后可以直接食用的预制调理产品,也可以概括为“开包即食”产品,比如泡椒凤爪、鸡腿、火腿肠和罐头等;还有

  ,指经过加热或者浅油炸加工,按份分装冷藏或者常温保存的半成品材料,消费者只需要将它们放入锅中,加上调味品进行调理,比如香酥肉、椒盐排骨等;最后是

  ,指经过清洗、分切等程序加工而成的小块肉、生鲜净菜等,一般以生的菜料为主,烹饪者自行搭配各种调料,经过炒制加热即可,比如与火锅搭配的肉片、蔬菜等食材,川菜等菜系的生材料等。

  预制菜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肯德基、麦当劳一类的企业进驻国内市场,国内出现净菜配送加工厂,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行业整体发展缓慢。而分析预制菜行业的兴起与发展,可以从其面向的B端、C端场景入手。

  缩短了出菜时间,让菜品更加标准化,同时节约采购成本、场地租金、人力成本,促进了连锁餐饮的爆发式扩张。对于C端消费者来说,预制菜是“懒人福音”。因疫情影响,消费者养成了在家吃饭的习惯,而预制菜解决了没有时间做饭、不会做饭又想在家吃饭的难题。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营范围包含“速冻、预制菜、预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即食、净菜”的企业在业存续总量达到了8万家,仅2020年预制菜企业就新增了1.33万家。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2445亿元,B端市场为1956亿元,C端市场489亿。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 5165亿,远景预期预制菜总量在3万亿以上。

  另外,据相关数据统计,很多高档连锁餐厅有 60%以上的菜品是预制菜,国内已有超过74%的连锁餐饮企业自建了中央厨房,其中超过半数的餐饮品牌在研发标准化成品及半成品。

  从目前的行业玩家来看,根据“基因”,预制菜“操盘者”可以分为四大门派:专业派、餐饮派、零售派、综合派。

  在传统的预制菜企业,味知香、好得睐、王栏树、谷言、信良记等品牌之外,一些新企业的加入,让整个行业更加活跃。

  比如餐饮出身的海底捞、贾国龙功夫菜。之前这类企业主打餐饮堂食,去年在新冠疫情推动下,开始推出预制半成品。

  安井食品也在这两年加大了预制菜的推广力度,推出了“冻品先生”系列快手菜,还喊出了 “快手专区 万家打底”的口号,通过在零售终端投冰柜等措施,推动预制菜在C端的消费。

  出身水产行业的恒兴水产、国联水产、亚洲渔港等,借助原有的水产原料,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推出酸菜鱼等产品,可谓顺理成章。

  永达食品、双汇食品等肉企也不甘落后。双汇在2021年2月,就宣布成立了餐饮事业部,表示将加快产品进餐饮、上餐桌,做大餐饮食材类产品规模,拓展肉类餐饮渠道。

  龙大肉食则于2021年12月23日宣布改名“龙大美食”, 龙大肉食董事会秘书徐巍表示,“未来,公司业务重点是发展预制菜,养殖和屠宰业务是食品业务做大做强的支撑和配套。”

  珍味小梅园、叮叮袋等都属于行业新兵。它们从零起步,轻装上阵,凭借对于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同样发展迅猛。

  在生产端热闹的同时,销售端也热闹非常。尤其是电商平台纷纷瞄上了预制菜。比如,之前主要卖菜的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多多买菜、兴盛优选、美团优选等,纷纷盯上了利润率更高的预制菜,推出预制菜频道,或者将预制菜纳入销售范围。此外,主打生鲜的永辉超市、钱大妈也看好预制菜的未来,加码预制菜。

  除了加大预制菜在平台的销售比重的同时,部分平台还通过第三方代工及自建工厂等方式,推出自有品牌的预制菜。永辉超市推出自有品牌“辉妈到家”、叮咚买菜的自有品牌“叮咚王牌菜”等,进一步加深了和预制菜的联系。

  2021年10月15日,B轮,数千万元人民币,星陀资本领投,清科资管、虢盛资本、零一创投、德聚兄弟跟投。

  2020年10月20日,天使轮,投资机构为冻品在线日,A轮,投资机构为梅花创投,英诺天使基金;

  2019年8月12日,A轮,4500万人民币,投资机构为不惑创投;2019年10月23日,A+轮,5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机构为三全食品、不惑创投;

  2020-07-30,C轮,6000万美元,投资机构为嘉御基金、启承资本、IDG资本、不惑创投;

  2020年11月13日,获天地在线千万Pre-A轮融资。此外,味知香更是在2021年挂牌上市,正式成为了预制菜第一股。

  中国烹饪大师、蜀海供应链首席顾问张鸿烈表示,2021年~2031年是预制菜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一片欣欣向荣背后,预制菜在中国仍属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C端市场。预制菜品牌麦子妈创始人也表示,从消费端来说,2021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制菜元年。据他了解,2021年预制菜的销量比2020年翻了一番。尽管增速喜人,但是,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数据建立在低基数上。因此,从消费市场来看,预制菜行业距离真正地火热起来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预制菜最大的优势是便捷,方便了B端快速方便地出餐,也解放了C端不会做饭,或者没有时间做饭的人群。但是,当前,它仍有一个最大的槽点:口感复原度较差。这也是预制菜进入家庭最大的拦路虎。这与预制菜的生产工艺有关。部分预制菜在工厂中会进行预处理熟化调味,当消费者购买后,到家二次复热,产品的口感就会变差。而消费者会把自己加热的产品与在餐厅品尝到的同款菜品进行对比,吐槽预制菜口感不好。

  当前,预制菜最大的销量来自料理包,料理包的主要使用场景在中式快餐及外卖渠道。这类渠道对产品的要求是出餐快、性价比高,美味不是第一位的。这就意味着,这类产品想在家庭渠道打开销量不太现实。很多厂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针对家庭推出的预制菜与料理包有明显的区别,在用料上通常更加考究,主打真材实料。但是,这也意味着成本比较高。

  当前,多家针对C端推出的预制菜半成品,价格都比较高。部分菜品的价格和餐厅同款菜品相差无几。这让预制菜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如何在保证真材实料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比餐厅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也是预制菜企业要考虑的问题。

  我国有8大菜系,这就意味着,不论哪家企业,想用一款产品闯天下,都有一定的难度。而针对区域口味研发产品,又可能存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因此,如何把握地方特色口味与各地消费者普适度的问题,也是企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标签: 预制菜代理

相关文章

餐饮加盟掀波澜预制菜提效率

  预制菜官网预制菜其实是消费者早已司空见惯的事物,比如泡面、火腿肠、酸菜鱼中的酸菜等等,只是以往大家对此没有清楚的认知。事实上,在餐饮行业,预制菜也是近些年才开始发力的,随着工艺、机械的...

预制菜“超级风口”众多品牌面对TOB领域如何发力?

  预制菜展会2023预制菜设备整套设备预制菜是什么?预制菜是当今社会众多上班族、Z世代方便生活的好选择。是他们每日疲劳工作、学习后,轻松一刻的美味食品。   随着预制菜...

预制菜赛道创业我为什么选了好牛中央厨房?

  预制菜设备整套设备预制菜批发网站据统计,2021年预制菜行业投融资事件23起,融资金额超50亿元,更有企业在2021年成功登陆A股。未来5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超过万亿。...

加盟店单店收入下跌!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营收增速放缓

  预制菜设备整套设备预制菜代理加盟4月25日,“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发布了2022年年度财报和2023年一季度报。财报显示,2022年,味知香实现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4.40%...

鲜来哒预制菜火热招商中走过路过都不能错过的创业机会

  预制菜代理近十年来“二人家庭”的比例在逐步的上升,相比于三人家庭对于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对孩子更体贴的照顾),二人家庭对于饮食的要求更倾向于简单、快捷、低成本。而传统来看,家庭的烹饪主...

开创双轨制预制菜新零售:多维代理模式+激励奖励机制

  预制菜网上购买平台预制菜批发进货渠道在商业领域,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其中的双轨制新零售在探索共赢和激励上有着突破性的表现。下面将对这一模式进行详细解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所蕴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