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带动产业链升级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1年前预制菜代理

  餐饮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年以来恢复发展态势稳定向好。作为餐饮消费的升级,我国预制菜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2年达到了4196亿元。一盘预制菜,不但在消费端改变了许多人的餐饮习惯,也同时在原料端带动了产业链升级。

  在这套集装箱养鱼系统中,30亩的生态鱼塘提供优质水源,养殖水经过四级鱼塘处理,做到循环使用,实现零碳排放。这样的养鱼方式,对于农户来说不仅能增收,还是对传统养鱼方式颠覆性的改变。

  黑鱼从养殖户的鱼塘来到加工厂,切片、去骨、修整边角、机器切片、清洗后上浆滚油、包装打包出货,整个环节只需6个小时,就可以进入市场。保鲜,不是添加防腐剂,而是进入冷冻室,利用即冻技术进行30分钟锁鲜。预制菜的快速发展,对质量口感的升级追求,正带动农村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户增收,也孕育了更多新行当。来自广西的黑鱼开片师黄万勇,就是伴随预制菜产业成长起来的新工匠。

  黑鱼开片师 黄万勇:一开始不适应,刚开始学的时候手麻,一个小时能杀二三十斤鱼。后来慢慢就习惯了,我的最高纪录是一天杀了3000斤鱼。广东这边工厂大一点,工资就高一点,来到这边才有钱买车。

  在广东,从鱼塘到餐桌,酸菜鱼的预制菜产业链覆盖了从鱼的种苗繁育、饲料生产、黑鱼养殖、鱼片加工的完整供应链网络。广东省去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加快推进预制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制菜分类基础标准、品质评价检测标准等制定。

  随着锁鲜冷链等技术的升级,从前不能做成预制菜的食材也有了新生命。以前,市场上小龙虾相关的预制菜主要以冷冻为主,做冷鲜的工厂寥寥无几。在江苏淮安盱眙县,新建的液氮速冻生产线等智能化设备,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技术锁鲜的创新让冷吃小龙虾成为现实。

相关文章

预制菜肴味更鲜(新春走基层)

  生产控制中心内,可以清晰地看到8条生产线的实时生产数据和机器运行状态,对原料从进厂、加工、入库、出库进行全方位、数字化监控。干净整洁的产品展厅里,火锅、小龙虾、鱼等10多种预制菜系列琳...

山东胶州“炒香”预制菜!《经济日报》聚焦山东胶州预制菜产业

  3月28日出版的《经济日报》第8版以《山东胶州“炒香”预制菜》为题聚焦胶州预制菜产业。文章提到,胶州市加强政策引导、企业培育、标准制定等,主动抢占预制菜产业赛道,超前布局预制菜产业发展...

化解预制菜“信任危机”业界呼吁安全和营养放首位

  中新社郑州11月3日电 (记者 韩章云)近年来,预制菜“跑步”进入市场。预制菜的安全和健康线日持续在河南郑州举行,与会业界就如何化解公众对预制菜的“信任危机”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为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