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预制菜怎样才能“真香”?

1年前预制菜交易

  争议中的预制菜,你是怎么看的?我们应该怎样面对预制菜?如何促进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本期留言板,我们讨论这个话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预制菜进校园引发广大家长热议,主要的争议点在于预制菜的安全与否,长期食用是否会对孩子们的健康产生影响。

  其实,预制菜本身作为一种标准化生产的餐饮配送方式,很早就进入市场了,像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为了提高对于连锁分店的品控,都会使用预制菜配送的方式来确保产品口味的一致性。按理说,预制菜有固定的食材采购地点以及标准化制作流程,安全和营养也相对更容易把控。

  不过,由于预制菜行业在我国全面兴起的时间较短,所以“硬伤”也十分明显: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以及包括可追溯体系在内的监管制度。因此,预制菜该不该进校园之争,本质上是怎样成为“放心菜”的问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从净菜到半成品菜、再到预制菜,这个演进过程既反映了社会之变,也反映了人们的观念之变、习惯之变。如今,为促进当地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不少地方纷纷出台区域性标准,规范生产秩序,保证产品质量。可以预期,预制菜的国家标准也将接踵而至。

  既然预制菜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那么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步子就不宜迈得太快太急。要先把行业标准、规范、制度等做扎实了,才能行稳致远。

  预制菜进校园为何引来争议?关键在于行业尚处于发展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教育部的回应很明确: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回想一下预制菜的前世今生,不禁让我想起了风靡一时的半成品年夜饭。和预制菜相比,当年的半成品年夜饭保质期更短、加上大厨烹饪,吃完感觉还不错。

  从半成品年夜饭演变为预制菜,出现了三大变化。第一、工厂化生产使产量进一步扩容。第二、曾经的季节性产品变成了日常产品。第三、原先按桌打包变为按菜零卖,激发了市场消费潜能。

  想要让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监管部门要尽快从食材采购、人员操作、运输储存等方面出台标准与规范,实施预制菜行业准入认证制。

  预制菜有着巨大的“边际效应”,“标准化”也是餐饮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不能先入为主,但可以预设“护栏”。

  一要有明晰的标准与监管。明明白白标注出成分,特别是添加剂量度;注明保质期(可食)与口味保证期(可口)。纳入市场监管体系,以一类食品抽样检查,确保应有的品质。

  二要确立市场行为,避免“有形之手”硬性推广。供应侧自负其责,需求侧自主决定。在品质与时机均不成熟前,大规模进入中小学校园,肯定不可取。

  多年来,“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一些餐饮浪费情况仍时有发生。比如,一些宴请活动的桌餐是主办方订的套餐,顾客走了还在上菜……造成的浪费触目惊心。

标签: 预制菜怎么

相关文章

众为观点——高光时刻的预制菜如何决胜厨房?

  新秀涌起,珍味小梅园、三餐有料等纷纷斩获融资,左手瑞幸、右手趣巴渝的陆正耀也推出“舌尖工坊”高调入场;龙头坐镇,广州酒家、海底捞、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积极布局。在近期的A股市场,预制菜板...

一道健康又可口的预制菜应该是什么样的?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31日讯(记者 魏金金 席田亮)当前,预制菜风头正劲,但与此同时,有关其油量大、含钠多等问题同样备受消费者诟病。29日,在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举办期间...

预制菜风口已现大川菜准备好没有?

  下班回家,孟曦将已预制好的白肉片倒入油中,再加入配置好的调料包,浓香地道的回锅肉立时成为全家人餐桌日常里的最爱;外出踏青前,恬妹儿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将油温烧至六成熟,再倒入预制“小酥肉...

评论:预制菜如何“预制”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立项制定《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地方标准;搜狐财经走访北京海淀区一家盒马鲜生获悉,但每天早上会将运输过程中死去的鱼进行处理,机械设备及方便化周边配套:生产机械设备、包装机械设备、铝...

涨停雷达:食品饮料+预制菜煌上煌触及涨停

  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仪器服务商”。据了解,上市公司金达威旗下美国子公司上线一款品牌为Doctors Best的增强型NMN产品,高翻台率曾是绿茶引以为豪的关键指标。不过,科大集成...

停产停售、线上门店一夜关停!预制菜品牌烹烹袋怎么了?

  预制菜领域人才培育尚处在起步阶段,这些新产品是我们和中原食品实验室合作研发的,占流通A股22.01%3、发布餐饮新产品、推广新技术的平台,持仓量总计2.43亿股,陈建华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