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吃上预制菜年夜饭了吗?行业发展仍显道阻且长
就应用场景来看,预制菜面向餐饮端和消费者端是大趋势。在已达4万亿以上市场规模,并将在未来几年内以7.2%左右复合年增长率下快速扩增的餐饮业,无论是半成品料理包供应外卖商家可以提升出餐率,还是预制菜供给连锁品牌门店维护菜品风味的稳定性,都使得从业主体有了更利于缓解生产成本压力的选择,预制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再加上近年来针对年夜饭一类的家宴、大型宴会,以及团体供餐等场景,预制菜也凭借能够化简为繁满足批量化、快速化的加工与消费需求,其在市场的立足空间就显得更加广大。
面向C端,不想下厨或是厨艺不佳的年轻群体也急需便捷美味的预制菜来提升生活效率、品质与幸福感,所以预制菜的双向市场为其发展奠定了相当扎实的基础。据早前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显示,调研用户中八成以上每周消费预制菜产品,主要目的在于节省时间。另外,报告还指出,在消费升级与冷链基础设施等要素支撑下,预制菜市场将向BC端同时加速发展,到2023年我国预制菜规模预计将达到5156亿元。
不过,在预制菜快速发展之下,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和克服。一是正如人们对外卖食品有着不健康的评价一般,集中生产加工的预制菜是否健康营养、干净卫生也受到质疑。对此,生产源头的食材原料采购品控需要落实到位,生产企业不要钻空子才能走得长久;同时预制菜烹制中要做好油、盐、糖等的配比,并通过自动化控制、数字化信息手段等对中央厨房集中生产下的各个重要环节进行分析与控制,以满足生产要求的无菌环境和真空包装、气调包装等夯实食品安全基础。
二是如何让预制菜保有新鲜的口感和品质很是关键。虽然现制菜与预制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别,但技术的进步正在缩减由此形成的壁垒。可以看到,诸如急速冷冻技术、液氮速冻技术等应用同样可以使预制菜品尽量减少水分、营养等流失,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过,复杂的中餐变身为预制菜后,在口感、口味复原方面还有待技术攻关带来技术支持,这或许也将成为未来影响预制菜行业发展的一大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