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联盟研究院院长:预制菜很普遍并不是个别学校刚开始用
预制菜作为今年风头很劲的一个行业,让不少公司纷纷参与到这个行业。他们看到了这个风口,尤其是国家在前段时间发了个发展预制菜的文件。这就让一些人更加兴奋了,都觉得这一行那是大有可为,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作为中国预制菜联盟研究院的院长昕原又是怎么看的呢?她在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说的,“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欧美等地区的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便已经兴起,并已经形成了,完成了产业链布局。近些年来,国内预制菜产业也有了很大规模的提升。预制菜想要拥有真正美好的发展未来,一定要从原来的产品标准化进阶为营养标准化。预制菜如果只是追求方便速食,成为人们吃不上饭才不得以吃的一个品类的话,它本身的品牌空间、溢价空间、增值空间、产业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更不要说肩负我们中国的地方特色美食走向世界餐桌这样一个神圣的使命。所以,消费者的一些质疑对我们是一个鞭策,一个导向。消费者其实是期待预制菜能在健康营养上给他们一些明确的表达的,这也是预制菜今后调整和发展的方向。其实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定向人群的营养配餐,一些特色餐厅会要求有油、盐、糖含量的营养标识,从食材侧到加工侧到包装侧,对整个产品的新鲜度、营养度全部都有要求。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浪淘沙,以及品牌链路企业的引领,会不断改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一些看法。学校在预制菜的使用上已经很普遍,并不是个别学校刚开始有预制菜。”
预制菜进校园确实早就开始了,在2019年江苏无锡就为66万名师生提供了预制菜。不过这种预制菜和现在市面上加热就可以吃的预制菜还是有很大区别,这种预制菜只是加工好,也就是洗好,切好,最后拿到学校食堂再进行烹饪,这个和现在市面上有包装好的预制菜有很大区别。
像这种只是洗好,处理干净的预制菜,家长们那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可是像那种装在塑料袋里面的预制菜,那就是让很多家长接受不了。这种预制菜说到底就是冷冻菜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些预制菜保质期长达一年,各种的添加剂和防腐剂,这个和吃剩菜有什么区别,甚至比吃剩菜的危害性还要大。
预制菜现在风头很旺,当然会有一些专家出来吹预制菜怎么怎么好。还有他们本来就是从事预制菜这一行的,怎么可能会说预制菜不好呢。如果说预制菜这也不好,那那不好,那他们还能要销售出去吗,他们不是要等着失业了吗?
为了自己的饭碗着想,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大肆批评预制菜的,只会说预制菜有一些很小的缺点,就比如口感可能不太一样。像营养和安全方面,他们甚至会说比现炒的还要安全,营养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