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套现约23亿!预制菜大佬生意经难念?
加上控制促销人员、广告费用投入、股份支付分摊费用减少、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等因素影响,期间费用比下降带来利润提升。
其业务主要分为三部分,速冻火锅料制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速冻面米制品以及速冻菜肴制品,前两块是公司的传统业务。
今年上半年,速冻鱼糜制品实现营收19.61亿元,速冻肉制品11.84亿元,同比均上涨20%以上;
但速冻面米制品营收仅增长11.07%至12.7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86%下滑12.79个百分点。
对于该业务的下滑,公司解释是C端直营商超等渠道在去年高基数下人流减少,使得直营商超渠道的各消费品普遍表现不佳,加之C端各细分渠道呈现碎片化特点,渠道分流现象较为显著,使速冻面米制品增速受到小幅影响。
相较而言,增速较猛的是预制菜业务,今年上半年,公司速冻菜肴制品实现营收21.99亿元,同比上涨58.19%,占总营收的31.9%,首次超过速冻鱼糜制品,成为产品类第一。
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菜肴制品的毛利率为11.42%,同比减少2.79个百分点,远不及面米制品的23.53%、肉制品的25.83%以及鱼糜制品的26.2%。
在预制菜板块,报告期内旗下冻品先生重点打造酸菜鱼和烤鱼,安井小厨聚焦小酥肉和荷香糯米鸡,持续进行大单品培育;
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从去年同期的4392.07万元降至3986.81万元,降幅达9.23%;
研发费用率也在一路下滑,从2021年末的0.95%降至2022年末的0.77%,到2023年上半年仅剩0.58%。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福建国力民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福建国力民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466.47万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
福建国力民生于今年6月份进行过一次减持,其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安井食品1466.47万股份,此次减持价格区间为147.30-169.11元/股,共套现22.68亿元。
当时,安井食品发布公告称其计划减持不超过522万股股份,随后福建国力民生在2022年6月-2022年9月期间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安井食品520万股股份,共套现6.9亿元。
除了控股股东外,安井食品三名高管也曾进行过减持,分别为董事长刘鸣鸣、副总经理黄清松及副总经理黄建联,均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公司股份,分别减持45.61万股、70万股、70万股。
安井食品股吧中,今年5月还有网友询问董秘梁晨“目前大股东的减持是否结束”,彼时其回应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随着线下餐饮和零售场景的回归,C端的预制菜消费需求在降温,但B端受连锁餐饮的带动仍保持着较好的增势。
部分大公司、大平台在加速布局的同时,更多没有产品、渠道优势的中小品牌被“洗”出局,行业分化越来越明显。
上市公司方面,与安井产品结构较为类似的海欣食品、惠发食品等速冻食品企业都曾提出要将预制菜打造成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但目前来看真正做出规模和成效的只有安井。
海欣和惠发食品的预制菜肴业务2022年体量均不足2亿,根据业绩预告,两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还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亏损。
比如海欣食品拟募资5.2亿元,国联水产获沙特主权财富基金5.6亿美元投融资支持,资金用途均提到了预制菜业务的扩产。
其中,盒马和叮咚买菜2023年的年营收目标都剑指50亿,盒马开设了专门的预制菜部门,拉了一群来自上中下游的盟友成立预制菜生态联盟,还计划在今年开出一家5000平方米左右的鲜食预制菜门店。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方面产品溢价提不上来,公司赚的都是辛苦钱,尤其是像安井、国联水产这样的To B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他们会把预制菜当作一种更次的选择和消费,不仅自身的消费频次提不上来,还会对部分餐厅使用预制菜包持反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