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叔蜀:预制菜产业发展向好(三)
预制菜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过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后,才能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而这些加工环节主要采用标准化流水作业,因此也需要大量的人工。
而广大乡村及中小城市,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就业岗位较少,不少青壮年人群只能背井离乡,外流到其他地区工作。地方若是发展预制菜企业,则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
比如,正处于建设中的乐山味道川菜预制菜产业园,总投资80亿元,占地面积约为1600亩,园区建成后或将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而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预制菜产业园——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总规划用地约7000亩,建成后也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对安徽、江西、河南、贵州等人口外流较多的省份而言,发展预制菜产业或许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预制菜虽然与餐饮行业关系密切,但其并不完全是餐饮产品。预制菜打破了餐饮产品的消费场景限制和时间限制,更像是餐饮和食品加工融合发展而成的产物。
伴随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未来预制菜行业会不断提升食品生产加工技术,或将衍生出更多细分产品。而这些产品如果运用到餐企后厨,可以保证出品的稳定性,还能减少后厨人员,压缩后厨面积,提高出餐速度,这对于餐饮行业的连锁化率的提升及规模化发展,都是一大助力。
回顾预制菜的发展历程,其从幕后走向台前,进入大众视野,也不过几年功夫。而政策的倾斜无疑会进一步推动预制菜产业未来的发展。从早期的地方产业政策到现在的《中央一号文件》,预制菜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入局赛道的企业势必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