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崔斌:全面梳理预制菜五大派系

1年前预制菜代理

  根据《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的数据,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万亿元。而目前的市场规模是4000多亿,这个市场的机会很大,很多企业都想要分一杯羹。从产业最上游的农牧水产,到中游的加工生产,再到下游的餐饮零售,每个环节的企业都想要插上一脚。

  最上游的农牧水产企业提供各种食材,是原料派。这些企业有的做养殖业务,有的做屠宰业务,有的做水产业务。基本上都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切入预制菜领域。

  比如国联水产$国联水产(SZ300094)$,主打水产品预制菜,推出了烤鱼、酸菜鱼等经典大单品;

  但它们的产品研发能力有限,而且离消费者比较远,品牌力和渠道分销能力弱。目前主要服务于B端企业。

  速冻派主要做速冻食品生产,比如三全食品、安井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惠发食品(SH603536)$,这4家是速冻食品“四小龙”。

  像三全是主打速冻米面,它家的速冻汤圆、水饺在超市很常见。安井现在是速冻米面、速冻火锅料、速冻菜肴多维度覆盖,也是海底捞的重要供应商,过去主要针对B端市场,近些年推出了子品牌“冻品先生”主攻C端市场。

  另外,千味央厨也是速冻派的代表,最初是思念食品的子公司。千味央厨定位于餐饮供应链,主攻B端市场。像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这些洋快餐店的蛋挞、油条、面点,还有海底捞、真功夫、小肥羊等中餐店的面类小吃,很多都是出自千味央厨,堪称“超级后厨”。

  在预制菜行业,速冻派有天然优势,因为现在国内做得比较成熟、接受度比较高的预制菜,主要就是速冻食品。不管是在冷链、工厂、供应链,还是在品牌、终端市场方面,布局都比较完善,不过现在速冻派在新品研发上还比较弱,大多还是停留在过去产品的变种。

  专业派是以2021年上市的味知香$味知香(SH605089)$为代表,专注于半成品菜。味知香现在有两大核心品牌,一个是面向消费者的“味知香”品牌,一个是做B端市场的“馔玉”品牌。公司70%的收入都是来自C端。

  专业派在产品研发、销售渠道方面经验丰富,不过现在大多是区域性的小作坊,在局部区域知名度比较高,工厂规模化程度低。

  它们一般是通过自建中央厨房或者代工生产预制菜,然后在门店销售。因为自带厨师资源,所以菜品研发能力比较强,而且自带品牌效应,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比如做传统粤菜起家的广州酒家,主打C端市场的各种粤菜半成品菜式,像广式早点、速冻盆菜、盐焗鸡之类的。同庆楼、全聚德也是从老字号餐饮企业,切入预制菜业务。

  零售派就是平时大家买菜的商场超市、生鲜电商平台,比如盒马鲜生、永辉超市、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等。

  零售派的优势是直接接触消费者,还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但在生产方面依赖代工,品质稳定性不好把控。

  像美国、日本这些成熟的市场,都已经形成自己的行业龙头了。比如美国的西斯科一年营收几百亿美元;日本最大的预制菜龙头日冷食品,一年营收折算下来也有300多亿人民币。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以后大概率也会跑出一些优质大公司。这里面,你有没有看好的派系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崔斌:预制菜行业现状及宏观环境分析

  C 端预制菜可应用于家庭、一人食、夜宵、露营四种场景,其中家庭和一人食场景居多,C端用户更注重品质与性价比。   消费主体为职场人士,该群体的占比位65.02%,预制...

浏阳预制菜登上《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者按】3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预制菜,“看着美”也要“吃得香”》为题,报道当前方兴未艾的预制菜市场,其中配发了一张浏阳预制菜消费市场的图片,现将全文转发。...

当“年夜饭”碰上“预制菜”--健康·生活--人民网

  梅菜扣肉、黑椒牛柳、法式羊排、红烧黄花鱼、小鸡炖蘑菇……打开手机APP或购物网站,进入春节年夜饭预定区,就可以轻松敲定年夜饭菜单。下单后,菜品会提前制作并包装好,快速送达。消费者只需简...

化解预制菜“信任危机”业界呼吁安全和营养放首位--健康·生活--人民网

  中新社郑州11月2日电 (记者 韩章云)近年来,预制菜“跑步”进入市场。预制菜的安全和健康线日持续在河南郑州举行,与会业界就如何化解公众对预制菜的“信任危机”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为预制菜...

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微观)

  闽菜、粤菜、川菜、湘菜等应有尽有,老字号、新品牌纷纷登场,既有自用的简包装,也有馈赠亲朋的礼盒装……近年来,预制菜消费持续升温,各类产品应运而生,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拓展着产业...

预制菜产业加速迈向规范化(大数据观察)

  目前,预制菜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满足消费升级、关系居民饮食健康的重要产业。面对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强产业引导,强化政策扶持,推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