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预制菜产业园两大重点项目开工24个项目落户梁平
新华网重庆6月28日电(葛琦)6月27日,中国西部预制菜产业园两大重点项目在重庆梁平开工;24个项目集中签约,累计投资45亿元,涵盖食品加工、冷链物流、设备制造、食品安全等涉及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多个领域。
据了解,此次开工的冷链物流及国际食材分拨平台拟投资8亿元,建设供应链集群运营结算中心、国际食材冷链分拨中心、园区数字化产业平台等,项目建成后年营业额达10亿元,可提供300个就业岗位。食品辐照平台总投资1.8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承接食品、药品、包装材料等产品的辐照灭菌服务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辐照改性服务,辐照能力每天可达300吨以上。
当日,位于梁平高新区绿色食品产业园的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展览馆、体验馆同步开馆。其中展览馆设都梁食风、预制未来、百味千寻、川味渝珍等8个单元,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场景化相结合的手法点项目开工24个项目落户梁平,全面展示梁平预制菜产业的基础、优势、机遇和未来规划。体验馆以沉浸式体验为主,内设产品展示售卖区、加工体验区、用餐区等,消费者不仅可以品尝八大菜系预制菜,还可以现场通过智能烹饪系统、家庭式厨房、自助烧烤设备烹制享用预制菜。
梁平正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风口机遇,围绕完善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建预制菜产业生态,搭建原料供应、产品研发、检验检测、冷链物流等“九大平台”,建设中国西部预制菜产业园,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截至目前,梁平已发展预制菜企业上百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2家,涵盖稻、柚、竹、鸭、豆等特色农产品。
此次签约、开工、开馆的项目将助力梁平构建预制菜产业生态,预计到2025年,中国西部预制菜产业园将基本形成集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冷链配送、中试研发、电商金融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中国西部预制菜产业园两大重,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