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食品行业“热气升腾”
预制菜接住了过往的热度,政策端、企业端等升温,却也在C端遇挑战;县域食品产业发展迅猛,“一县一特”持续涌现;河南作为食品大省,食品工业换道领跑动作不断,全国出圈;阿斯巴甜、日本核污水排放等突发事件,牵动消费者情绪;茅台、
千味央厨、三全、味知香、龙大美食等多家预制菜龙头企业营收表现向好。炒热这盘菜,还需要终端消费者的参与。2023年,预制菜在C端市场遇坎。
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与此同时,饭店用低成本的预制菜代替现制菜肴,也被不少网友吐槽。预制菜被热议,无疑对预制菜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契机。
首先是基于原料安全。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将阿斯巴甜归为2B类可能致癌物。世卫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则发文,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近年来,代糖市场增长明显,尤其在饮料行业,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元气森林等品牌旗下无糖、代糖产品受热捧。目前,关于代糖的食品安全标准仍存在争议,消费者选择见仁见智。食品安全
国联水产、好当家、中水渔业、獐子岛等股价涨停,一些主营业务涉及盐的上市公司股价也纷纷上涨。此后,多家涉及水产养殖
业务的企业对日本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影响进行了回应。餐饮端受到更大影响。据多家媒体走访报道,各地日料店首当其冲,出现营业额明显下降情况。年轻人消费“
、河南麦佳食品等160家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贷款予以贴息;3500万元用于对河南固佳食品、河南省农都农业等35家预制菜创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予以奖补品行业“热气升腾”。同时,相关资金由市县直接拨付到企业指定账户,进一步提高拨付效率,确保资金直达盘点2023|食、红利快享。在政策端,2023年,河南发布《河南省关于支持绿色食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作为《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河南省加快发展预制菜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配套支持政策,其中提到,支持绿色食品企业提质增效,支持绿色食品企业科技创新,加大绿色食品企业金融支持,强化土地和人才保障等。
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区域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今年以来,各地县域食品工作发展迅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意识加强,食品产业发展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工业协会授予温县“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温县为广西螺蛳粉提供90%的核心原料,为河南酸辣粉提供80%的料包,为全国超过3000个品牌提供产品研发服务,推动螺蛳粉、酸辣粉、粉面菜蛋、肥汁米线、麻酱米线等数十个品类成为全国爆款。京华、立达、品正、香曼等企业年产调味料20万吨,“天下调味出温县,温县调味卖全国”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11月,赛迪研究院发布《2023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研究》出炉,原阳县在全国预制菜基地中位居第四位。原阳将预制菜确立为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围绕园区、政策、标准、创新、基础、原料、贸易、招商、宣传九大平台,原阳县全面铺就预制菜产业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