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预制菜江湖应“统一标准”餐厅保障顾客的知情权很重要预制菜流量密码③
一边是许多业内人士将预制菜视为餐饮行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商家们纷纷宣传预制菜技术的进步,另一边则是大量网友仍然对预制菜“如临大敌”。
只能加热处理的飞机、火车上的盒饭,难吃;大批量供餐的团餐盒饭,难吃;在居民区内不允许明火开灶的小吃店,如果只用电炉加热预制品菜,那很容易就被“挑剔”的顾客们拉入黑名单。
但随着预制菜领域的科技含量猛增,许多人不知不觉中发现,预制菜变好吃了:老字号的半成品年夜饭年年热销,生鲜平台自营的快手菜为家庭掌勺人节省了大量的功夫记者手记:预制菜江湖应“统一标准”餐厅,会员店致力于开发葱油拌面、冬阴功汤等等特色速食,口味与餐厅吃到的几无差别……
对于消费者来说,分辨一家餐厅有没有使用预制菜成了难题,对预制菜菜品的品质更无从鉴起。还有的网友并非抗拒预制菜本身,而是反对在餐厅里吃到预制菜这件事。
在网上,有人这样写道:“我自己也会买快手菜,但如果我下馆子,还是希望吃到现炒的菜,否则我为什么要下馆子呢?”
诚然,如果将预制菜的品控和标准化做到位,预制菜或许能有不输现制菜的口味,还更加卫生,但对于心存疑虑的消费者来说保障顾客的知情权很重要预制菜流量密码③,保障他们的知情权依然十分重要。
而预制菜的规范化也正在推进中。本月起,上海施行《预制菜》《预制菜生产加工卫生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合格的预制菜应该是什么样?这无疑为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份“指南”,迈开让预制菜江湖走向规范的第一步。
当预制菜从行业的自发无序走向有标准可依,或许更多餐厅也能坦率地亮出自家的后厨讯息:有没有使用预制菜?多大程度上使用了预制菜?使用的预制菜是不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来自大牌子?
畅想一个这样的将来:除了自证“非预制菜”的餐厅,使用预制菜的餐厅也能公布自家的预制菜使用情况。如果预制菜被时间证明是大趋势,那餐厅使用预制菜也不必“偷偷摸摸”,让顾客拥有知情权总是更正确的做法。
不用预制菜的快餐店已成奢侈品?顾客看重“锅气”,“非预制菜”餐厅纷纷亮出厨房 预制菜流量密码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