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预制菜趣店能否咸鱼翻身
全国招商加盟网瑞幸预制菜加盟无论是话题热度还是销售业绩,此前大热的东方甄选用了几乎半年才做到的事,趣店一场直播就搞定了。
但如果你的格局足够大,会一眼看出,罗老板看似不计成本地制造流量狂欢,其实是用较小的投入完成了一次商业项目的顺利起盘。
如果按照常规打法,开门店、做地推、搞宣传,一系列动作做完,至少得半年,效果还不好说——趣店之前也低调过,转型预制菜后,在抖音直播间按部就班地带货,可一直都没什么起色。
据业内人士透露,近两年进入消费行业的新品牌,按照行业通行的营销手段,平均获客成本已经到了300元,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品牌方很难在市场上获得立锥之地。
所以,我们不能听信罗老板“亏钱交朋友”的言论——他说这次直播,卖货亏了500多万,而是要算这场“天价直播”给趣店带来的综合收益。
根据知情人士的测算,趣店此番直播各项成本累计约2亿元。按照每人300元的获客成本算,用常规打法,这些钱能让趣店获得大约66万的新客户。
抖音官方数据显示,17日趣店直播总计场观人次达到9587万,按照零售行业2%的流量转化率店能否咸鱼翻身,趣店能获得新客户大约190万。
当天趣店直播销量956万份。按每个新客户人均购买10份产品算,趣店的获客数量也在95万左右,获客效率远超常规打法。
另外,“趣店罗老板”的抖音账号还一夜涨粉近400万,又无形中给趣店贡献了一大批潜在的稳定客户。
但毫无疑问,通过这次直播,趣店不仅破解了消费行业前期获客难的问题,还一举成为舆论场中被追逐的焦点,顺手完成了品牌升级,实现了“预制菜行业大玩家”的新企业身份构建,还抢占了消费者心智。
17日直播过后,趣店美股股价大幅上涨,截至美国时间2月19日收盘,趣店每股报收1.64美元,较直播前的每股1.19美元,上涨近四成。
这不仅让趣店的市值直接增加了1亿多美元,还帮助趣店暂时远离了退市风险(美国上市公司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将有退市可能;趣店之前股价曾在1美元附近震荡,并多次收到纽交所发出的退市警示函)。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10720亿元;蝉妈妈发布的《抖音食品饮料行业报告》显示,和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1到4月预制菜抖音销量增长1503%。
近年来,包括西贝、全聚德、得利斯、安井食品等各类玩家纷纷入局,也说明了预制菜市场前景不容小觑。
趣店如果能借着此次直播带来的人气,继续在产品、渠道等方面发力,短时间内很有可能在行业中闯出名堂。
要知道,美团和饿了么用了近10年时间培养市场,给予了消费者数以百亿计的补贴,中途还玩死了个百度外卖,才让吃外卖成了中国人的日常。
事实上,消费者的日常饮食很多吃的都是预制菜。目前,不少连锁餐饮和高端餐饮品牌,都在使用和预制菜相同的食品原料;绝大多数的外卖、便利店食品同样用的是预制菜。
而趣店的这次超级直播,效果有目共睹,除了对企业自己大有裨益,其实还相当于代表全行业第一个站出来,为整个行业打了广告。
相信罗老板的此番操作,一定会在后续引发更多玩家和资本的跟进,在包括带货直播等营销领域砸下重金,共同促成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了解和认可。
所以,在目前的这种局面下,趣店接下来怎么走,其实都是明牌——前提是趣店这次是铁了心要好好干。
毫无疑问,通过本次直播一炮而红后,趣店一定会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持续保持直播带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地做大线上销售。
之后,互金起家的罗老板,十有八九会借鉴这两年新消费品牌的成熟经验,在各种社交平台为自家产品种草。
根据罗老板在7月18日公司转型预制菜战略发布会上的表态,未来三年趣店要支持十万用户创业开设线下店——其实就是开放加盟。
不管是上游的原材料生产,还是下游的终端销售,消费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让利,将产品和库存转移给下家,以此形成全产业链的风险共担。
趣店肯定也会考虑供应链金融——罗老板已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提供一年的无息贷款支持用户加盟创业——毕竟罗老板对这是轻车熟路,趣店原有的互金业务也算有了出路。
至于某些分析说的“罗老板要将放贷进行到底”,给20万用户放贷500多亿,一年豪割20几个亿(按每家店每年成本20万左右全额贷款、年利率5%计算),这想象力就有点天马行空了转型预制菜趣。
先不说这个数字算得准不准(现行金融监管政策下,商家不可能全额贷款),要知道在现行金融监管政策下,上述思路虽然没错,但趣店也凑不出500多亿用于放贷。
根据趣店2022年Q1财报,截至期末,公司现金及短期投资为13.42亿元。虽然手头资金比较充裕,但要拿出500多亿,意味着要加快40倍杠杆——你当2021年之后,银保监会连续出台的网贷、小贷监管新规不存在!
总之就是,要是罗老板能完成这样的极限骚操作,蚂蚁集团不但上市不是问题,还能让全世界人民享用花呗、借呗。
除了上面讲到的行业现状一时半会儿难有改观,罗老板一声吆喝势必引来更多玩家蜂涌至预制菜赛道,行业竞争势必加剧。
这剧情大家熟悉,从早年千团大战、共享单车大战,到这两年的社区团购大战,哪个没有引发行业踩踏,造成企业尸横遍野?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预制菜的风口来了,趣店不但要和成百上千同等体量的新玩家同场竞技,还有可能面对阿里、美团、京东,甚至是抖音、快手等巨头直接下场带来的压力。
从搞网贷算起,趣店至今已经尝试了超过十种业务,虽然商业经验丰富,但在消费领域,只能算个新手。
据趣店战略发布会透露的信息,趣店今年年初才开始在预制菜领域布局。目前在厦门、武汉、深圳等15个城市,建立了15家预制菜生产加工厂,另外还和包括得利斯、龙大、国联水产等优质企业达成了合作。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没有核心资源、核心竞争力的趣店,对产业链的把控相当弱,实际上就是产业链上的一个二道贩子,先承接上游的生产能力,再贴牌将库存转移到下家——最多贡献点营销能力。
根据“预制菜第一股”知味香的最新财报,旗下加盟门店每年平均收入为45万元左右,净利率约13%,也就是单店每年盈利不到6万元。
所以,作为一个在消费领域没有什么根基和资源的新品牌,趣店除了拷贝新消费品牌们注重营销的打法,也就只能靠“不收加盟费(罗老板可没说永远不收),提供一年无息贷款”吸引人了。
这么做固然能吸引到一批人和趣店共同致富,但也注定会推高自己的经营成本,加重自己的财务负担——是加盟店先上规模开始收加盟费,还是手里的钱先花完,这对趣店而言才是真正的问题。
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餐饮品牌“沙县小吃”现在也才8万多家店——还是算上山寨门店的数字呢。(全文完)转型预制菜趣店能否咸鱼翻身,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