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广东17家河南7家福建企业夺第一
泡沫箱生产厂家预制菜厂家全国排名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预制菜”的话题引发舆论关注。尤其是预制菜进校园的情况,更是引起家长的担忧:饭菜是否安全卫生、营养是不是丰富。有业内人士表示:进入校园的餐食应符合相应安全和营养标准,出于孩子健康的考虑,家长们反对预制菜进校园的诉求是合理的,但把目标笼统地对准“预制菜”,却可能会让真正的问题被忽视。
凭借省时省力、节省成本、可以快速为大批消费者提供服务等优势,预制菜产业迅速成为风口。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999.2亿元,同比增长13.0%;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083.5亿元。
何为“预制菜”?即以农、畜、禽、水产品等现代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作业形式,经过分切、搅拌、腌制等方法预加工处理或炒、炸、蒸等方式预烹调处理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
从加工程度和食用方式来看,可分为四大类(4R):即食(罐头、八宝粥、牛肉干等)、即烹(半成品菜肴,需要加工成熟之后才能够食用的,如冷藏牛排、冷藏馒头等)、即热(速冻饺子、方便面、自热火锅等)、即配(最常见的是各种沙拉、免洗免切的净菜)。其中,即烹产品占比最高,营收占比超过四成;其次是即热产品,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截至去年底,中国共有预制菜企业7.6万家。下面根据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简单介绍一下。从百强企业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来看,广东、上海、山东分别有17家、12家、11家企业上榜,其次是福建9家,河南7家,北京、重庆、四川、湖南各有6家。
整体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入围数量排名第三的山东,是全国拥有预制菜企业最多的省份,达8400余家,占全国12%左右。其中,规模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1136家。
这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产地优势,全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常年蔬菜产量稳定在8000万吨以上、肉蛋奶总产量1500万吨左右、水产品产量800万吨左右。《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山东预制菜经营主体数量将突破1万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万亿元。
作为农业大省、食品工业大省和消费大省的河南,同样在积极发力预制菜产业。截至今年初东17家河南7家福建企业夺第一,全省预制菜企业数量共计5847家,其中商丘(934家)、郑州(924家)和周口(644家)数量位居前三。
此次共有7家豫企入围,九豫全、巴奴、千味央厨、雨轩、白象榜上有名。三全、双汇分列二三位,前者是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速冻粽子的发明者,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速冻食品规模最大、市场网络最广的企业之一。旗下拥有“三全”和“龙凤”两大知名品牌、400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长年在30%左右,连续20多年位居行业第一。
双汇则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5条预制菜生产线:预制切割、生制菜肴、熟制菜肴、方便速食、中式熟食,推出了双汇拌饭、土豆牛肉、小酥肉等产品。公司将围绕“八大菜系+豫菜”对接消费、研发新品,争当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盟主”。
排在百强企业首位的是安井食品。这家福建厦门企业成立于01年,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速冻火锅料制品、速冻面米制品、速冻菜肴制品等,已在福建、江苏、辽宁、四川、湖北、河南、广东、山东等地设立12大产销研一体化生产基地。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1.8亿元,净利润11亿元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广,同比分别增长31.4%和61.4%,成为国内速冻食品行业首家年营收超过100亿、利润超过10亿的企业。
安井食品将预制菜肴业务视为第二增长曲线,陆续开发出“冻品先生”酸菜鱼、香辣烤鱼、天妇罗虾等产品,“安井小厨”小酥肉、荷香糯米鸡等调理制品,以及小龙虾尾、调味小龙虾等水产类预制菜肴。
目前预制菜企业规模小而散的问题凸显,行业集中度较低。除了预制菜产业链上中下游公司、餐饮企业、创业企业外,以格力、贵人鸟、老板电器、海尔为代表的企业也纷纷跨界进行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行业协会已发布数十项预制菜方面的团体标准,多地也发布有地方标准,但尚无全国统一的强制性标准。亟待国家出台相关规定,解决预制菜行业小、散、乱的现状以及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广东17家河南7家福建企业夺第一,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敬请谅解。